“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先锋样板城区;展望二〇三五年,宝安将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现代化的治理能力、高度的城市文明、美丽的生态环境、美好的生活家园,全面建成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典范。 ”
7月5日,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深圳市宝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十四五”发展目标为基本形成“一轴、四廊、五核、多节点”的发展格局,湾区城区魅力尽显,民生福祉更加丰厚,人居环境更加美丽,城区治理效能和安全保障全面提升;基本形成国际领先的复合型综合交通枢纽格局,会展海洋城、“互联网+”未来科技城、深中通道门户区等建设取得新进展,纵深推进“一主、两优、六特色”产业体系,创新动能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发挥珠江口两岸的辐射引领作用,有力支撑深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功能,为全市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作出重要贡献。围绕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的中长期发展定位,“十四五”时期,宝安在“双区”建设中肩负“三项重大使命”: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智创高地、大湾区融合发展核心引擎。“三大定位”到“三项重大使命”一脉相承,是宝安在新时代的定位与作为,是宝安必须扛起的使命和责任。
地区生产总值6000亿元左右
关键词:经济实力 科技创新 民生福祉
根据《规划纲要》,“十四五”期间,宝安将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创新驱动型的质量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引领作用凸显,智能制造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能级更高,数字、会展、海洋、临空、总部、文旅等经济更具特色,地区生产总值6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经济实力走在全国前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创新孵化育成体系进一步优化,以国高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企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全区创新活力迸发,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5.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7000家以上,科技创新更具竞争力。
民生方面,届时,宝安将建成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取得新进展,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8.7万个,人均预期寿命达84.53岁,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构建面向未来的湾区核心城区
关键词:“一轴、四廊、五核、多节点”
“十四五”期间,宝安将充分发挥珠江口两岸联动发展的主阵地优势,高水准推进国土空间分区规划,优化空间格局,探索产业型城区高品质发展路径,强化城市门户枢纽功能,增强经济、科技集聚力和辐射力,构建“一轴、四廊、五核、多节点”发展格局,打造成湾区空间之核、枢纽之核、产业之核、创新之核。
一轴:
高标准打造“107发展主轴”
发挥107国道南接深圳中心城区、北连广州、东莞的区位优势,以及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价值链重要流通渠道和重要发展脊梁的战略地位优势,串联起创业路“宝安中央商务带”、铁仔山片区、临空经济区、环立新湖片区、新桥东片区、燕罗智造生态城等,以科技研发、先进制造为核心,汇聚创新型和生产服务型企业,分类推进沿线城市更新项目,加大棚改、利益统筹推进力度,加速土地二次开发,优化产业空间供给,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将107发展主轴打造成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支撑区。启动107国道市政化改造试点段建设。
四廊:
高水平构建“四大发展廊带”
依托滨海岸线、深中通道、松白路、茅洲河,加强沿线重大平台、产业空间、区位交通、自然生态等资源整合,高标准推进沿线地区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强化廊带的链接带动作用,打造“滨海科技文化走廊”“深中产业拓展走廊 ”“松白路科技创新走廊”“茅洲河生态科技走廊”四大发展廊带。
五核:
高品质建设“五大发展极核”
打造“宝安中心区”“空铁门户区”“会展海洋城”“石岩科创城”“燕罗智造生态城”五大发展极核,对接国际建设标准,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水平的公共配套、优质的生产生活空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引领带动全区高品质发展。
推动维沃、鹏鼎等已入驻总部项目高标准建设;推进“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建设;推进中央绿轴、滨海廊桥等中心区大型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妈湾跨海通道、海澜路及1号地下车库联络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轨道9号线延长线、15号线、28号线规划建设。推进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全球跨境快邮集散中心、“湾区之心”、空港综合保税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深中通道建设;争取国家工业博览馆落地。
推进“三城一港”建设;推动轨道12号线、20号线、云巴示范线L1等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完善会展海洋城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推动银宝山新城市更新、石岩总部经济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燕罗10平方公里连片工业园和10平方公里配套区,推动礼鼎高端集成电路载板及先进封装基地建设。
多节点:
因地制宜打造“城市协调发展节点”
挖掘产业、生态、人文等特色资源突出的片区,因地制宜,打造多个错落有致、特色鲜明的城市发展节点,推动全区协调均衡发展。打造尖岗山、铁仔山、环立新湖、石岩南、新桥东、松岗东等一批新兴产业集聚节点。打造铁岗水库、石岩湖、罗田森林公园、凤凰山、阳台山、平峦山、五指耙森林公园等一批绿色生态节点。打造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燕川古村、沙井·金蚝小镇、凤凰古村、清平古墟等一批知名人文节点。推进新桥东、环立新湖等重点产业集聚片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加快营造优质产业空间。
加强五指耙森林公园、罗田林场等重要生态节点环境保护,促进山海城融合。探索“文旅+、文创+、文博+、非遗+”等模式,推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 (陈云强)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文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