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本轮疫情已有104人出院!中山三院首批医护撤离市八
2021-07-02 23:4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中山三院剩下71名护理人员和29名医生将继续坚守,直至剩余患者康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周晋安 甄晓洲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7月2日下午,随着新冠病毒肺炎康复患者的不断增多,广州多家医院支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以下称“市八医院”)的医护开始分批撤离。

其中,核心医疗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称“中山三院”)的122名队员先行撤离,剩下71名护理人员和29名医生将继续坚守,直至剩余患者康复。

据悉,广州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院负责“市八医院”收治全部本土病例的4个病区。截至目前为止,4个病区共救治患者148名,目前已康复出院104人,无死亡病例。

7月2日下午,中山三院援市八医院医疗队的122名队员先行撤离 

并肩作战:开发VPN共同救治患者

5月21日,广州出现新冠德尔塔病毒本土感染病例,短短十余天,本土病例达到160余例,全市防控压力陡增,而新冠定点收治医院——市八医院的医务人员日夜奋战多日,急需援手。

6月12日晚,中山三院接上级任务,立即组建“抗击新冠医疗队”,于6月13日中午抵达市八医院,队员们迅速熟悉环境、再次进行人员培训,6月14日上午8时正式进驻收治全部本土病例的4个病区,合计管理病床151张,开始与市八医院并肩战斗。

中山三院产科护士吴贤君将自己的画作送给市八医院的战友

“市八的医生虽然隔离在酒店,但他们一直参与患者的救治。刚开始时双方医生通过微信、电话沟通,但后来市八信息科快速开发了VPN远程操作系统,跨越外网和医院内网,更利于双方医生合作。”中山三院抗疫医疗队领队、感染科教授崇雨田说,“通过多种形式,一来方便市八的主任医师参与到患者救治中;二来也方便我们的医生了解市八的工作系统。”

据了解,本次中山三院医疗队共有队员222名支援市八,其中医师71名,护士151名。

这支来自“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的团队是以感染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专业为主的多学科、中青年技术骨干医护团队,50%成员有驰援武汉抗疫经历,30%有发热门诊或隔离病房抗疫经验。

中山三院医疗队领队崇雨田

救治经验:用上中山医智慧

在疫线,党员先锋冲在前。为迅速带领全队熟悉医疗环境,医疗队的4位病区主任毕筱刚、曹红、周宇麒、朱建芸抵达市八医院当晚,就实地查看病区,因地制宜,结合武汉抗疫经验,短期内制定并完善了近20个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细化标识、优化工作路径,全面加强患者救治和医务人员院感防护管理。

为确保诊疗的规范有效,国家专家组常驻市八医院统筹指导救治工作,每天详细了解各病区医疗情况,跟踪患者病情变化。中山三院医疗队专科每天准确掌握并向指导组汇报患者病情,多学科一起讨论确定病例分型和治疗方案,让每一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都经过MDT会诊确定,确保治疗科学、精准、合理。

中山三院岭南医院综合ICU主任毕筱刚介绍,负责全部收治本土病例的4个病区,每个病区有二三十人,患者以轻症为主,还有普通型患者。在专家组的指导下,俯卧位通气治疗、氧疗在患者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少患者低氧表现并不明显,如不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快速进展。

医疗队临床专家们一一细心观察,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的预警指标,做到关口前移。

多学科让团队具备了强大的综合救治能力。儿童患者病情和用药处理与成人不同,儿科医师团队针对性制定了儿童新冠患者的诊疗常规,大大加快了康复进程;肾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灿明发挥专长组建了人工肾团队,给各病区肾衰患者进行了透析治疗;结合武汉抗疫经验,康复小组尽早为患者开展康复治疗,减少了呼吸系统的并发症、血栓事件和肌肉无力等情况,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治疗进程……

中山三院总院的专家都是强大“后援团”。当患者出现严重皮肤病变,崇雨田领队立即连线皮肤科教授为患者视频会诊;针对病毒变异株的特点,院感科主任邓子德为全队讲授有关防护要点及误区;为应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应激,心理科专家陶炯、王相兰等为队员讲解心理问题、处理对策,以及医护人员心理调适。

少先队员为中山三院抗疫医疗队队长、感染科教授崇雨田送上鲜花并敬礼

在医疗队积极有效的工作下,一百多名患者中,尽管有不少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仅有2例患者从普通型进展至危重型,无死亡病例。患者们也对医疗队连连赞叹:“这么快就可以出院了,牛!”

7月2日下午,中山三院援市八医院医疗队的122名队员先行撤离 

医病医心:隔离病房悉心照顾患者

医疗队中,大部分隔离病房的工作都由护理团队执行和完成。李莉莉是队伍中护理团队的负责人。接管病区之初,工作分工、理顺流程、沟通协调、后勤保障,她都一一安排地妥妥当当,从早忙碌到晚,直到深夜返回驻地,才有空喝口水润润已经喊哑的嗓子。

尽管疲惫,但队友们看到她时她总是激情满满,她还是大家熟悉的那个“拼命三娘”。

进驻病区之初,医护就通过专业问卷等形式,对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展开摸查,然后由护理团队中的心理治疗师为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疏导。

工作人员为医疗队员送上鲜花 

李莉莉称,本次本土病例不少是老人和小孩,但在心理调查中,发现中青年人心理问题最严重,过半出现焦虑、失眠症状,担心自己出院后被同事歧视,进而影响工作。

对此,中山三院利用援鄂期间已投入使用的智能化音乐治疗平台“粤心琴”,帮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有患者跟她说:“听了音乐,睡眠好了很多”。

隔离病房十分特殊,患者住院没有家属陪伴,呼吸系统的症状也大大限制了他们的活动和自理能力,加之病区不少高龄患者本就行动不便,护理团队不仅要完成抽血、测核酸、打针、测血压、血糖等各种常规治疗工作,还要帮患者打开水、抹身、换衣服、给老人家喂饭,甚至要想尽办法“哄”爷爷奶奶们吃饭。

像患者郭伯,总是不肯吃饭,护士们使出十八般武艺,只为让老人家吃点东西保持体力。

“没想到吃饭是隔离病房大难题。”李莉莉说,“每天为148人订餐,两个护士居然要用1个半小时,分餐时还易出错。后来,医护组陈培祥护士的先生主动连夜赶工,免费制作了订餐小程序,现在基本半小时就能搞定了。”为此,中山三院还把该订餐小程序推广到各病区使用。

2岁孩子转阴出院

本次疫情中,还有不少儿童患者,因为没有父母的陪同,护理团队又承担起照料孩子起居的重任。有些父母叮嘱孩子“不要洗澡,怕感冒了病情会加重”,其中有个七八岁的小妹妹,两周没有洗澡了,这些临时“妈妈”,穿着防护服,克服各种困难,帮助小姑娘洗澡,看着小姑娘的笑脸,大家说“一切都值得”。

7月2日下午,随着新冠病毒肺炎康复患者不断增多,广州多家支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的医院医护开始分批撤离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