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周福霖:建震中“不倒屋”,让“楼坚强”保护千万人
2021-07-02 09:5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我这一生一定要让中国人住上地震中确保安全的房屋!”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崔晓君 通讯员 广大宣

“我这一生一定要让中国人住上地震中确保安全的房屋!”这句豪言壮语出自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之口,曾被年轻时的他写在日记本上。这句话也成为他毕生追求的志向、一生践行的承诺。时值建党100周年,周福霖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投身隔减震研究缘于唐山大地震

走进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宁可备而无震,不可震而无备”十二个大字令人瞩目,这正是周福霖为祖国人民建设“不倒屋”理想的写照。“去唐山大地震现场考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谈及做抗震研究的缘起,周福霖讲述了令其刻骨铭心的经历。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 受访者供图

1976年7月28日,一场7.8级强震突袭唐山。当时在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任工程师的周福霖接到命令赶赴灾区。他用三个月时间几乎跑遍整个灾区,穿行在废墟间为所有倒塌房屋做记录。“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地震中房屋倒塌的问题,让每一栋房屋都成‘不倒屋’。”周福霖回忆道。

1980年他通过国家公派留学考试,次年赴加拿大留学。1983年留学结束后,他带着整整13箱书本和资料归来,继续建筑隔减震领域研究与教学工作。

数十年来,周福霖带领团队为我国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不懈努力。他曾为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保驾护航,并参与国家、国际隔震技术、产品的相应标准制定,带领中国迈进了国际隔震与减震控制领域的领先行列,攻克了系列“卡脖子”技术,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项。

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69岁的周福霖奔赴灾区。“地震中90%的死亡是因为房屋倒塌造成的。”他愈发坚定,要让减隔震技术应用在实际的工程中。

在2013年四川雅安发生的7.0级地震中,利用隔震技术建造的雅安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经受考验屹立不倒,成为地震中的临时“指挥部”和“抢救所”,后来被称为“楼坚强”。周福霖表示:“我感觉自己当初的愿望正逐渐实现,同时也渴望将这项技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为党育人“福霖班”桃李成林

“同学们在新征程中要树立和坚持远大的人生理想,立志为国家、社会、人类作贡献;遇到失败时,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名和利面前,要有不怕吃亏的忘我精神。在未来,学校会因你们而感到骄傲!”今年6月26日,周福霖参加了广州大学的毕业典礼,并为“福霖班”学子们颁发证书。

自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37年的周福霖始终坚守初心。如今,82岁高龄的他依然奋战在第一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广州大学“福霖班”正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由他任总班主任和总导师,组织导师团队全程负责培养学生。其中,2021届“福霖班”读研率达50%,位列全校之首,在读学生学业排名均在全级前50。

周福霖一直关注隔减震领域人才的培养工作。早些年,他便动员团队承担科研项目的老师让学生参与项目助研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他还鼓励团队科研人员安心做好科研,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祖国建设发展的重大工程中。团队里不少年轻人,在他的影响下已成长为隔震减震技术的主力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