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生前征战沙场,逝后捐献遗体!他们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国家
2021-06-21 14:5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国家,这是这些老战士、老党员们最后的心愿。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通讯员 苏倩怡 李秀玉 白剑

92岁的抗战老兵谭尧走了,遗嘱里交待了三件事:不撰写生平事迹、不开追悼会、遗体捐献给暨南大学。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党。”谭尧的夫人、88岁张杰志说,早在16年前她和老伴就立下遗嘱:将遗体无条件奉献给医学科学事业。

这对革命夫妻捐献遗体的选择,并非孤例。

6月20日,暨南大学图书馆门前,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主办的“平凡与伟大——‘无语良师’背后的故事”主题展览正在进行。无声的图片和文字,讲述着16位“无语良师”捐献遗体背后感人的红色故事。

革命夫妻共同签下遗体捐赠协议

广东省军区广州第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的一个房间里,一把军号静静伫立在柜子一角。它再也等不到主人了——今年3月3日,谭尧因病去世。

回忆起丈夫的戎马一生,张杰志眼眶中闪动着泪光,脸上却写满自豪。书柜中一枚枚金灿灿的勋章和厚厚的立功证明书,见证着谭尧曾经历过的烽火岁月。

谭尧

1930年出生的谭尧是广东新会人,7岁丧父,8岁在战乱中与母亲、弟弟失散,成为流浪儿。1944年,一直想打日本鬼子的谭尧,在惠阳参加东江纵队,成为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小鬼班”的一员。1946年后,谭尧随军北撤山东,先后参加过南麻、豫东、济南、淮海战役。后来,还先后参加解放广东战役和抗美援朝。1950年,在军校学习期间被评为一等学习模范。毕业后调海军南海舰队,历任参谋、科长、处长、副师职研究员。他曾被军委授予独立功勋章。

年轻时的谭尧

谭尧去世1个多月后,张杰志才有勇气整理丈夫的遗物。一个小铁箱里放着谭尧生前所获的荣誉和搜集的资料。张杰志从中取出了三本:一本是“立功证明书”,里面详细记载了谭尧从军的4次立功情况;一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五步兵学校毕业证书”,毕业考试等级为“上”;还有一本就是签署于2005年的遗体捐献证书。

张杰志还记得,2005年的一个午后,谭尧一跑进家门就说:“我要捐献遗体”。张杰志曾是一名军人、一名医务人员,也曾在湛江市卫生学校当过老师,她知道学生们很需要遗体学习解剖。“当即,我就同意了老谭的提议,并决定跟他一起签署捐赠协议。”

谭尧与张杰志

2005年6月1日,夫妻俩共同写下一份捐献遗体留言。留言这样写道:我俩先后于1930年和1934年出生,又于1944年和1949年参加革命……身为干部,又都是共产党员,奋斗目标一致,因此死后也有一个共同志愿,把自己的遗体无条件地奉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也希望所有亲人能够理解。在离世之际,人生就可以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谭尧日记中的话语

今年3月3日,谭尧在陆军第74军医院闭上了眼睛。随后,他的遗体被送至暨南大学医学院。

“医学院学生不学习解剖怎么行,在模型上学习不真实,我们选择捐献遗体就是为了医学教学。”张杰志说,她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医学生们尊重捐献者,“好好学习,将来更好为人民卫生事业服务。”

他们是广州最早一批捐献遗体的志愿者

“我们都曾是抗日和解放战争的参加者……我们都决心在去世后将眼角膜献给人数众多的失明者……并将死后的遗体无保留地献给医学院作为教学可科研之用。”这是陈慧和曾源夫妇手写于1998年9月的志愿书,泛黄的纸张、简约的文字背后,是两位老战士、共产党员金子般的赤诚之心。

曾源曾是东江纵队的老干部,其妻陈慧也曾在东江纵队任组织干事。1979年,夫妻二人分别调任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暨南大学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作为复办后的暨大医学院的首批耕耘者,陈慧等人多方奔走,组建解剖系教研室,并开始接受遗体捐献登记。

年轻时的陈慧

得知爱人忙于为医学教育事业寻求合适的人体遗体标本时,曾源做出了大胆的决定——与妻子一同签署遗体捐献协定,他们也是广州最早一批捐献遗体的志愿者。生前,陈慧曾在文章中深情告白丈夫,“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人民的幸福……你(曾源)奉献了自己所能奉献的一切!”


年轻时的曾源与陈慧

“我当时是从朋友口中和报纸上得知父母做出的这个决定的。”陈慧的儿子曾慧生回忆,上世纪末捐献遗体者甚少,因此身为干部的父母签订签署遗体捐献志愿书的事情还登上了报纸,以此来呼吁更多人加入到捐献遗体的行列。

曾源与陈慧

作为子女,曾慧生和弟妹们并不完全赞同父母的选择。“尽管内心很痛苦、很难受,但我们尊重父母的决定。”2008年,92岁的曾源去世,在举行简单的告别仪式后,他的遗体被送往暨南大学医学院。

曾慧生

今年4月30日,101岁的陈慧去世后,也是儿子曾慧生给母亲办理的“身后事”。暨南大学西北角的家属院,陈慧夫妇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房内布置十分简朴,客厅的书柜里摆放着革命书籍和东江纵队抗日故事。一本本老相册里泛黄的照片,讲述着这对革命夫妻的战斗时光。在岁月长河的尽头,他们依旧紧执彼此之手,以“无语体师”的身份共赴生命另一个起点。

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国家

曾源、陈慧夫妇的事迹,也影响了不少老战士、老党员加入到遗体捐献的队伍。

1999年,在报刊上看到曾源、陈慧夫妇将捐献遗体的报道后,出生于“东纵家庭”的何佳及女儿何祈、何值随即联系暨南大学医学院,表达母女三人一起捐献遗体的意愿。何佳家族中有17人参加东江纵队,她也曾跟随东江纵队乘坐军舰至山东参加淮海战役。在母亲的影响下,何祈、何值也双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对于遗体捐献,三人有着高度的默契,“革命了一辈子,愿为社会作最后的贡献。”

何佳及女儿何祈的遗体捐献申请书

“我们不过是践行了入党时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生前,张翠梅在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曾流泪讲述丈夫麦君素捐献遗体的初衷。麦君素曾在珠江纵队担任干部,解放后在宣传部门担任要职,1978年暨南大学新闻系复办后担任系副主任。2001年,在弥留之际,他向医护人员提出了最后的请求,“我的遗体还有价值,可作医学研究之用。”不久,孤儿出身的张翠梅也递交了捐献遗体的申请书,“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死后能为医学研究事业作出最后的贡献,也是应该的。”

出生于泰国华侨家庭的的陈一民,16岁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抗日救亡洪流,曾加入珠江纵队、东江纵队,参加过解放广东等战役,解放后在广州政府部门担任干部。自从了解到医学界缺乏用于教学和研究的遗体后,他便时常唠叨,“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党和国家,死后也要把遗体捐赠给医学事业。”在最后的时光,躺在病床上的他留给了女儿两句话:一是一定要捐献遗体,二是丧事从简。

据了解,此次暨南大学讲述了16位“无语良师”的故事,他们大部分都曾参加过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珠江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闽粤赣边纵队、粤中纵队等革命队伍。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和国家,这是这些老战士、老党员们最后的心愿。

“将自身所学知识应用于抗击疫情的实际行动中”

“今年以来,我们接收了谭尧、陈慧两位东江纵队老战士捐献的遗体,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着学院的师生们。”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负责遗体捐献事宜的教师李炯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暨南大学医学院开始接受遗体捐献以来,共有40位“老兵”在暨南大学申请登记志愿捐献遗体,其中实现了遗体捐献的有26位。

暨南大学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

“爱党爱国、无私奉献、奋斗终身……‘无语良师’身上的宝贵精神鼓舞着我们后辈。”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张哲姣在参观展览时深受感动。“作为新时代的医学生,今后将努力继承先辈红色精神,学好医学知识,以卓越的医术和服务的精神回馈党和人民。”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专业的学生,自己要传承先辈们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2020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谭子健说,特别疫情当前,更应努力将自身所学知识应用于抗击疫情的实际行动中,就像捐献遗体的老前辈一样,以平凡之躯奉献一己之力,铸就不凡人生。

郭国庆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人体解剖学系党支部书记郭国庆说,这些优秀的党员最终化作无声老师,用独特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他们不仅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唯物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也体现了共产党人对自然、对人体的科学态度。他们的高尚精神,激励着自己立志为祖国培育有情怀、有担当的医学人才。

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陈剑表示,一位位伟大的人物、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既展现了优秀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忠诚的品格、无私的精神,也彰显了“无语良师”作为特殊教师的诲人不倦、润物无声、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我们组织这个活动是希望学生们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立志传承红色基因,把青年使命与人民健康紧密结合,把青年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柳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