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力量 南粤谱新章 | 广东公共法律服务助推法治乡村建设
2021-06-21 09:4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全省现有26433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已完成建设并为群众提供服务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江华 通讯员 粤司宣

自2014年11月起,杨杨律师就一直担任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沙亭村化龙社区的法律顾问。刚开始的时候,很多村民并不在意这小个子的律师,认为他不过是来走过场的,不会真心实意帮大家解决问题。杨杨没有在意大家的看法,他每天准时值班,从不迟到早退,用极致的耐心帮村民解答问题、解决纠纷、调解矛盾。慢慢地,杨杨成了村民的“贴心人”,大家有啥麻烦都习惯第一时间找他解决。2017年9月25日,“沙亭村杨杨律师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这是广东首个以律师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杨杨的坚持不仅感动了服务区的群众,也成为广州其他区司法局学习借鉴的样本。

其实杨杨律师只是广东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中众多律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东省司法厅高度重视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把司法行政工作网络不断向基层和乡村延伸,打通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省现有26433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已完成建设并为群众提供服务。

横河镇老圩村委会的“和美调解室”调解纠纷现场

提升基层法治化水平
乡村自治更有“章法”

自2014年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以来,省司法厅组织全省村(社区)法律顾问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在提升基层法治化水平、化解基层社会矛盾、提供法律援助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惠州博罗县横河镇老圩村是一个移民村,村里的居民大都是显岗水库下游搬迁过来的,因为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村民因此有了不少的纠纷,之前村组织工作也比较涣散。驻村第一书记和村法律顾问的到来,改变了这里“彪悍”的民风,村民不仅守法还懂法,知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驻村第一书记杨曦高兴地和记者分享了村法治建设的成果:费了大劲,村里的朱仁洞小组终于选举产生了新的小组班子。杨曦说,这也是老圩法治乡村建设的一个成果。因为种种原因,前任村小组长都撂了挑子。后来,杨曦依据《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选举法》等法律文件的要求,制定出“一户一代表”的办法,选小组长当天,小组55户有52户派代表到场,最终选举出了3名小组班子成员。

新当选的组长王润明说,自己心里有个目标,就是带领村小组向隔壁的上良村看齐,努力带领乡村们一起致富。

据悉,广东全省的法律顾问律师协助村(社区)修订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工作开展以来,法律顾问律师共为全省27400多个村(社区)开展了村规民约的清理、修订、完善工作;为村(社区)出具法律意见书3.4万多份,审查各式合同近3.3万份,协助村(社区)换届超过5300次,实现民主决策、村务公开和群众监督的目标,当好村委会的外脑“智囊团”,切实提升了基层自治组织法治化水平。

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听取法律顾问意见制度,潮州等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普法工作深入人心
唱着山歌学法律

广东全省乡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增强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意识。

一方面,驻村的法律顾问们开展多途径的线上法治讲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节假日、集市日、墟日,以及宪法日、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法治宣传“大篷车”等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工作。

广东省司法行政系统选派的驻村帮扶干部普遍重视建设法治宣讲阵地,在广东的众多村居里,第一书记调解工作室不定期组织开展法治讲座,用身边事普法,引导村民逐渐喜欢上普法讲座。记者了解到,村民们对遗产继承、离婚诉讼、宅基地使用等法律知识很感兴趣,还会积极发言并提问。

民法典颁布后,惠州博罗县老圩村掀起了新一轮普法热潮。这里的居民大都说客家话,村里的文艺队编排了四首山歌颂民法典:加强学习民法典,明白是非知对错,日常行为不闯祸,工作生活不受伤,懂法用法心不慌,生活问题都解决……记者了解到,村里很重视普法工作,不仅山歌唱得响,村里的大喇叭也随时都在广播,村委会一楼的报刊栏上,各种法律文书和小本随便取阅。久而久之,村民都知道靠法律来保护自己,不再像过去比谁家兄弟多,拳头硬。

2020年,全省8000余名村(社区)法律顾问共举办法治讲座11万多场次,提供法律咨询超过37万人次,提升了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

法律援助
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驻村法律顾问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在每月开展现场值班的基础上,部分村(社区)通过建立“村居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方式,确保村(社区)法律顾问在线随时回答村民的咨询。

截至目前,村(社区)法律顾问律师共为村(社区)两委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超过351万人次。同时,法律顾问律师主动承担法律援助义务,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超过1.1万宗,提供代书超2万份,有效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去年年底,老圩村51岁的村民朱小燕拿到了一份《老圩村黄胜南遗赠房产纠纷调解会决议》,她也将获得舅舅遗赠房屋的使用权。朱小燕回忆起舅舅在世的时候,自己每天煮好饭菜送给舅舅,因为担心饭菜凉了,都要用个碗扣住。舅舅修房子,自己家还出了9000元。

无儿无女的舅舅去世后,留下遗赠书,把房子赠给外甥,结果却遭到舅舅所在村小组的阻挠。丈夫在外务工,朱小燕数次被对方呵斥,但朱小燕不吵不闹,自己一个人去村委会、镇上司法所、综治办反映自己的情况,寻求法律解决途径。最终,通过村调解室的调解,妥善地解决了问题。

记者了解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以来,驻村法律顾问直接参与调处矛盾纠纷9.3万多宗,参与处理敏感性、群体性案件2400多宗,处理其他法律事务26万多宗,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2020年,省司法厅专门下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通知》,要求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服务,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共提供法律服务64万多件(次)。

典型案例

法律顾问“排雷”村居矛盾

在广东东莞,各驻村律师已成为村居矛盾纠纷的“排雷兵”,切实推动了法治下基层工作,也推动着基层治理走向法治化轨道。

“崔律师,就我这情况打官司难不难?”“崔律师,能不能帮我写代理诉状?”从2008年被洪梅镇法律服务所聘为专职律师,崔雪就开始了每天与村民打交道的日子,“村民们随时都可以打电话找我,有时候非常忙,但想到能帮助村民解决些实际问题,还挺有成就感。”4月15日上午8点半,黎洲角村的驻村顾问律师办公室就开始“迎客”了,这是驻村顾问律师对村民们的例行服务日。慢慢地,前来驻村顾问律师办公室的村民开始增多,有的村民还未进屋就打起了招呼。崔雪与村民们不厌其烦地一一讲解分析,俨然像“家人”一样,驻村律师崔雪说,在洪梅十几年,感受到村民们对法律的需求越来越高,打心底里为他们高兴,“用法律维权,其实也是村民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

黎洲角村位于洪梅镇中心区域,不少外地务工者选择在该村租房生活。80多岁的陈叔就把一间屋租给了蔡先生一家,七年来相安无事,直到有一天打破了这一平静。那天,蔡先生夫妇上班,把未上学的孩子留在家中,小孩玩耍时因使用电器不当导致出租屋着火受伤,事后蔡先生向陈叔索要巨额赔款。陈叔老两口年事已高,且是低保户,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

“怎么会想到出这样事?”陈叔老泪纵横,既为孩子受伤难过,又为自己无力应对感到无助。经过相关部门协调,崔雪为陈叔提供了法律援助,经过法院判决,蔡先生因监护不到位须负主要责任,而陈叔责任较小。“该案件最后没有给陈叔带去较大负面影响,但对镇内完善出租屋相关许可等政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崔雪说,这事件发生后,村民们对出租房屋一事都提高了法律意识,对出租合同条款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数据显示,2020年顾问律师为全镇各村(社区)审查村规民约和合同、出具法律意见共477件,代理诉讼案件73宗,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54件,援助困难群众100余人,参与调处并有效化解重大疑难纠纷29宗,为洪梅镇的维护基层稳定、提升基层法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大普法力度,洪梅镇还将开展深入村(社区)、学校、企业工厂等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群众在就学、就业、就医、维权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并成立洪梅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法治讲师团”,在各村开展巡回法治讲堂。(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统筹 | 林洁 彭启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