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次启动市场化需求响应结算试运行,企业主动参与获收益
2021-06-19 11:22 羊城晚报•羊城派
仅通过13个交易日,需求响应最大中标容量即突破100万千瓦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灿
通讯员 沈甸

18日,记者从广东电网公司获悉,自5月17日首次启动南方区域市场化需求响应结算试运行以来,市场主体反应踊跃,仅通过13个交易日,需求响应最大中标容量即突破100万千瓦,相当于快速投产一台总投资数十亿元、小时“发电”量100万度、可灵活开停的“零碳”机组。

广东顺德供电局工作人员到企业了解用电情况  郑景蔚 摄

用市场的手段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需求响应交易通过‘市场化’这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用户主动参与削峰调节。”广东省能源局电力处相关负责人称,有助于缓解5月以来负荷高峰时段的用电压力,是广东在保障电力供应、推进市场化改革方面的一个新尝试。

如果把电的流动简化比喻为水的流动,一栋居民楼的水管大小是固定的,平时大家用水是够用的。但到了高峰期,整栋楼的居民同时用水,会造成供水不足。

以前是用计划的手段,通知居民分时段分楼层用水,现在用市场化的手段,让愿意在高峰时期用水的居民多花点钱,多花的这部分钱,补贴给这栋楼减少用水的居民。

同样在电网,广东随着经济发展,电网的负荷上升很快。每年电网设施投入大额资金,只是为了解决最顶峰的几个小时的用电。实行市场化需求响应,可以以市场的手段,削峰填谷,实现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广东梅州城区供电局工作人员到工业园区走访客户  张博 摄

企业主动优化用能创造效益

在本次试运行中,广东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市场化需求响应收益向市场用户疏导的长效机制,实现了“钱从用户来、回用户去”,让主动响应的用户享受更大的改革红利。

数据显示,近1个月来注册的用电户已达9072个,响应资源池约占全省市场用户用电负荷的44%,分布在食品和材料制造、电气和电子设备制造、金属制品等行业。“我们全月中标了24个邀约,节约用电近300万度,一下子为企业创收约900万元。”粤北某钢铁企业积极参与,主动调节5月生产节奏,既降低了用电的成本,还额外增加了收益,“以后还会参加!”

需求响应交易也带动售电公司积极向负荷集成商转型。广东粤电电力销售有限公司闫桂林说,需求响应交易的开展,为他们做实客户能源服务创造了新契机,“以前都是我们主动找用户,现在用户会主动联系我们,咨询需求响应交易事宜,我们与电力用户之间的粘性在逐步增强,共同瞄准着优化用能的目标来努力”。

持续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助力双碳

需求响应交易是引导需求侧资源“削峰填谷”的有效手段,随着应用的逐步深化,将促使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保障系统安全的同时提高清洁能源消纳能力;而参与用户也将通过优化用能,获得经济收益和更多绿色电力,实现双赢。

华南理工大学荆朝霞教授认为,广东现行的需求响应申报价格上限4.5元/千万时,与国内其他省份需求响应补贴标准大致相当。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可根据市场响应的情况对用户用电效益、响应能力等特性有更细致的了解,作为后续机制设计的依据。

广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现货市场管理部高级经理刘思捷表示,“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为适应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需要,将全力做大做强需求响应市场,持续丰富交易品种,加快引导负荷集成商和用户开展能效改造,配置储能、光伏等低碳资源,深度挖掘用能弹性,为需求侧可调节资源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推动能源消费的高质量发展。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通讯员提供
责编 | 邓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