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 阅尽
深圳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了当地最新的伊蚊监测结果:446个监测点,不合格者达122个,其中有23个中高密度“窝点”。这份堪称蚊子“黑点”的地图,一经发布广受关注,有人称其为贴心的民生地图,亦有人夸赞说这是把实事办精办细的典范。
“蚊子地图”备受称赞可谓实至名归。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凶手”,而登革热又是种既无特效药亦无疫苗可防的凶险疾病,铲除伊蚊滋生地是主要预防手段。
深圳这份“蚊子地图”将伊蚊在全市公园、居民区等“窝点”全部公之于众,精确到密度多少只,并列出风险等级,让市民一目了然,防范并督促各方迅速灭杀。
当然,要绘出详细精确的“蚊子地图”,需要精细的监测,要有绣花功夫,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其做法和精神值得各方学习借鉴。
特别是大疫当前,全民动员,高强度投入,在大规模群体性的严防死守中,如何将所有环节、每个细节都做好做实,无疑是严峻挑战。但防疫的特性又决定着,哪怕针孔大的漏洞都可能冲毁防疫大堤。
“蚊子地图”不只是一种精细精准的防病范式,它还给社会提供了让人乐于接受宜于推广的样板。防疫如打仗,时间紧迫,须臾不可懈怠,民众的配合至关重要。为此,就需类似公厕地图、防堵防溺地图等“特色地图”来导航或提示、警醒。
总之,让防疫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提高其有效性。(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