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荔湾区芳村花园17栋临时党小组 郑长青
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我要讲的不是大家熟知的支援抗疫的白衣天使,而是和我一起战斗的“三人小组”志愿者战友。当她俯身为阿叔阿婆详细询问登记用药需求的时候,当她搀扶送老人检测核酸的时候,当她深夜还在为独居老人测量血压的时候,你可能知道她是一名社区的志愿者,你可能不会想到,我省药学和临床试验领域的知名专家,她现在是我的搭档,芳村花园17栋“三人小组”志愿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司徒冰同志。
因为有时候听不懂有些老人家的广东话,司徒冰同志自告奋勇地前来支援“三人小组”,她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可就在短短的十几天里,她就用热情、细心和专业把小组的人彻底征服,成为我们团队的“大姐大”,我们都亲切的称她为“冰姐”,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医疗用药的“百宝箱”
6月3日封闭以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调配下,我们所在的芳村花园社区的日常生活得以保障,但是紧急的封闭却给一些长期需要服药的阿叔阿婆造成很大困扰。
封闭引起的焦虑使一位老同志几乎几天都睡不着觉了,还不舍得吃她仅剩的几粒助眠药,这种药物平时都是专有渠道才能购买,封闭期间基本没有办法买到,这位老同志眼看药物难以为继就更加苦恼了,冰姐知道了,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家里的库存援助了这位老同志;一位阿姨正在进行抗肿瘤治疗,依赖中大肿瘤医院的中医中药治疗调理身体,冰姐立刻联系了平时有业务接触的药剂科负责人,想办法建立渠道购进几剂中药;
又有一位阿姨半夜突发高血压,冰姐又急急忙忙送来了降压药,短短的十几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事情本超出了“三人小组”的职责范围,但冰姐就是凭着一颗医者的仁心,一颗共产党员的热心,把邻里当成了家人,想尽办法让所有“家人”安然度过这段艰难日子。
核酸检测的大管家。小区已进行了7次大规模核酸检测,但真正“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才能保证核酸检测应有的效力。三人小组工作摸查之初,冰姐就开始收集楼栋的居住情况,一遍遍的探访,一通通的电话,一次次的门铃,经过三天的密集摸查统计,连续加班到深夜,终于摸清了底数,利用她多年从事GCP(注: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工作的经验,建立一套居民健康台账资料,为之后的每一次核酸检测提供数据支撑,使楼栋的核酸检测真正做到应检尽检。
独居老人的“守护神”
独居老人一直是冰姐重点关注关心的对象,11日晚上送粽子慰问礼包的时候听说一位独居老人头晕不舒服,冰姐在家坐不住了,连忙到老人家中看访,凭借自己的从医经验,觉得老人有可能是高血压,经测量,果真血压达到199/96mmHg,冰姐十分担心老人独自居家会有危险,又赶紧联系相熟的医生进行电话问诊咨询,建议老人服用降压药,但是老人又不愿意服药,这可急坏了在场的志愿者,最后又联系驻街道医疗队现场看诊后才终于劝说老人服药,冰姐终于松了一口气,最终陪老人守到两点多,血压降了才返回家中。
科学防控的“领路人”。冰姐到来之前,我和警察同志都是一个口罩“走天涯”的,或许是觉得本身就在楼栋居住,邻里应该都没有太大风险,或许是觉得自身都有疫苗加持减少了对病毒的畏惧,而实质上都是对病毒没有科学的认知,冰姐一来就给我们做了一个标准的示范:N95口罩,面屏、手套和防护服,当时自己都觉得有些过度防护,但6月10日接到通知流调发现我们负责的区域可能与次密接人员有关联人员的时候,我们都庆幸在冰姐的指导下及早进行了科学防护,而今防控形势越来越好,大家也都安然无恙,科学防控功不可没。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冰姐,一起奋斗了十几天,其实我们仍不熟悉,严密的防护服外面只能看到一双热情的双眼;其实我们也已经很熟悉,她的名字是“冰”,她的灵魂却燃着“火”,闪着共产党人最美丽的光,在疫情悄无声息,又异常汹涌奔袭而来的时候,她勇敢地迎上去了,虽然看不全她的面容,但她就是我眼中最美丽的逆行“天使”!(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柳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