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作文|“准高三生”如何写今年高考作文?附知名作家王威廉点评
2021-06-11 13: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

【文题

(2021年全国高考Ⅰ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习作 1】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王思彤 中大附中高二(3)班

毛泽东曾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论及“体育之效”,他指出,有人生而强者,也有人生而弱者,这些都是天生的,无法改变。但是强者不必沾沾自喜,若是不懂得珍视自己的优势,不勤加锻炼,再好的优势也会磨灭,最终埋没于人海;弱者也不必妄自菲薄,若是愿意付出汗水,坚持锻炼,体质也会慢慢增强,成为强者。

此文想告诉我们的是,天生的体质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后天的意志,却是每个人都可以磨炼出来的。

毛泽东也曾讲过:“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以此来表明体育之重要性。所以,可知他所言之“体育”,并非单指锻炼身体的活动,更是指自强不息的精神与顽强的意志。

常言道,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成就的。没有人可以选择那百分之一,但是那百分之九十九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自己决定的。你可以做不了天才,却能够选择成为强者。对于强者而言,有天赋或许是一个较高的起点,却不是必要条件。只要肯攀登,就能够到达山顶。每个人都知道兔子跑得比乌龟快,但谁又能说龟兔赛跑,乌龟一定会输呢?兔子因自己的优势而自傲,错失良机,而乌龟长久不停地爬,一点一点地向前,就算是步伐再缓慢,最终也能到达终点,赢得比赛。人生何尝不如此?唯有自强不息,才是制胜良方。

常言:“不幸,是天才的进升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这里的“弱者”并不是指生而弱者,而是自甘堕落的人。或许对于真正的强者而言,不幸反而能使他们磨练出更加坚强、成熟的心智。

然而心智之坚强,又非一两日可形成。有说“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这必定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拥有顽强的意志,并不断坚持,在一次又一次挑战与考验中,不断证明自我,也要求我们不要过分看轻自己,因为世界不会偏袒任何一个没有付出努力与汗水的人。这是一场马拉松赛跑,不到终点,没有人知道结果会如何,好比人的一生。

于是我们才提出了“体育精神”,不只是简单的运动,而是日积月累的锻炼,如此方能“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坚持,强意志后成强者,成强者才有资本去实现自我追求、实现抱负。我们须知,唯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成为强者,更需要我们有敢于攀登的勇气与自信、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样才会拥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去施展身手,实现个人的价值。(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教师点评】

这篇文章透过表象看本质,一眼看透此处“体育”并非“简单的身体运动”,而是“精神与意志”,且通过耳熟能详的例子辨明何为真正的强者,何为真正的弱者,以及二者如何转化。

而文章的重心落在“弱者如何变强者”之上,提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磨练出“坚强、成熟的心智”,达到“内心的强大”,最终成为真正的强者。文章末尾点题,得出如此人生才有“更多的选择”“实现个人的价值”,能看出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也让文章具有实用价值,对年轻人的价值观形成具有指导作用。

整篇文章,观点清晰,逻辑明朗,主题集中,很好地完成了写作任务。

另外,作者不时地引用名言,恰到好处地深化观点,使得文章富有韵味。

(中大附中教师 赵凡)

【学生习作2】 

少年强则中国强

□陈奕铨 中大附中 初一(4)班

1917年,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了 《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不仅高屋建瓴地论述了“体育之效”,而且还由论述身体的强弱,上升到了事物的强弱变化。

其中的“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

这句话首先告诉我们,勤自锻炼能让我们身体变强。对“强弱”的论述也不只是对个人身体方面规律的洞察,还是对历史的真知灼见。

毛泽东发表那篇文章时,正值国难当头,中国人被辱为“东亚病夫”。青年毛泽东呼吁大家,通过体育运动,或许可以强盛中国。如今,新中国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强盛起来,正印证了这一“弱者能变成强者”的思想。

就在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的那一年,还爆发了“十月革命”,之后前苏联建立,成为冷战时期的强国。同时,在发表此文的十几年前曾是英国最强盛的时代——维多利亚时代也宣告结束,英国因各种原因而国力下滑。从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来看,似乎也如毛泽东所言,弱者能飞跃成强者,强者也可能会变弱。

只不过,当今世界,变强并没有那么简单。

世界是一个混沌系统,微小的扰动就可能会带来巨大改变。一只小小的蝴蝶轻轻扇动翅膀,地球另一端可能因此产生飓风。虽然并非所有蝴蝶扇动翅膀都会引发飓风,但世界是复杂的,蝴蝶导致飓风这件事极有可能发生。我们却无法精确地计算出一只蝴蝶在何时何处扇动翅膀才会引发飓风,虽然事后解释蝴蝶是如何引发飓风的似乎很简单。但正是这些“蝴蝶扇起的飓风”,让历史不断飞跃。人类用了数万年进入农耕时代,又用了数千年进入工业时代,进入原子时代用了百年,进入信息时代却只用了几十年。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无法预测,孰强孰弱岂非更是如此?

因此,在混沌世界中,要变强就需要不因已经取得的成果自恃生骄,要了解局势,不断调整自己,在“飓风”中保持平衡,学会乘着“飓风”起飞。

正如这次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也许只是一只蝙蝠扇动的翅膀,便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次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却用“天之诱我以至于强”的乐观精神积极抗击,并为全世界输出各种抗疫物质和提供各种援助,堪称强大。

毛泽东这篇文章的观点,不仅仅激励我们锻炼身体、强健身体,同时也让我们青少年领悟到一种“国家兴衰之道”。少年强则中国强,让我们继续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教师点评】

作者敏锐地洞察到《体育之研究》一文之主旨与实时国际局势的契合,以史辨理,以理观史,并由此渐思渐深。

作者不仅思考了强弱的动态变化,更将自然界的定律与人类社会的精进过程进行类比,于现象中窥得本质之真,探寻规律之璞。

整篇文章层次递进,逻辑清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熟稔,展现出强大的思维能力和深厚的人文关怀素养。

(中大附中教师 崔梦然)

【非师点评】

这是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之一,题目出得比较好,因为它可大可小——小的关乎个人的体育锻炼,大的关乎历史的进程与全球的命运。那么,在论述的方法上肯定要有辩证法的哲学深度才能够体现出作者对这个命题的思考程度。从中国古典朴素的辩证法,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再到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若都能体现在里面,必然会有深刻性。

这两篇学生的“试水”作文都能紧扣材料的主题,论述强与弱的辩证关系。

第一篇文章的亮点,在我看来是强调了由弱变强一定是一个很漫长艰辛的过程。里面引用的这句话特别好:“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

第二篇作文相对来说视野更加宏阔,从毛泽东发表《体育之研究》开始,文章简单梳理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从英国的衰落到苏联兴起与解体,再到中国的崛起,都符合强弱辩证的历史发展观。

此文还有个亮点:说变强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世界是一个混沌系统,如何在这个混沌的世界当中保持平衡,才能乘风起舞。他举了一个很恰切的例子,就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或许是一次偶然性的事件,引发了全球的危机。文章结尾落脚在领悟“国家兴衰之道”上边,立意也比较高远。

(文学博士 知名作家 王威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