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了,试卷难吗?考生和老师这样说→
2021-06-09 22:5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无人机、黄河源逆温、卫星发射、碳排放等入题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陈亮 孙唯
实习生 孟晓冰 卢超情

6月9日,高考结束,第三天是化学、地理、政治、生物科的考试。考生们感觉如何?高三老师们对试卷有何评价?

考生反应

“虽然有点难,但感觉跟平时学校出的题难度差不多。”执信中学的彭同学说。

选科为物政地的刘同学认为,“地理卷子出的比较好的点在于,很多试题不是能在课本学到的。一开始看到卷子比较懵,但学校平时练习就很难了,所以很快就调整过来。”刘同学的班级会鼓励学生订阅《中国国家地理》拓展地理知识。

沈同学则认为,生物和英语“容易出错。”跟去年限定两个半小时写完的文综或理综相比,三位同学都认为今年试题难度加大。

广州高考生准备进考场。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下午3时50分左右,华附考点门口出现首位离场的考生。该考生是社会考生亓同学,他告诉记者,政治考试基本顺利,选择题相对比较简单,关于民族区域治理的题目让他印象深刻,感觉到国家治理能力的强大。

“结束高考了,心情比较轻松。”广州市第七中学考生王若青说,生物的遗传题比较创新,以往的遗传题,考生可以用常用的公式进行解答,但高考这道题感觉更加微观,给她好像在做实验一样的感觉。暑假期间,她想继续学习古琴、滑冰、外语,计划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广大附中一位考生告诉记者,地理选择题分别考查了德国无人机、黄河源逆温、新疆棉花、咸水湖湖岸线、长江中游边滩和深槽水沙运移、卫星发射时间计算等问题,非选择题分别考查了罗斯海冰山漂移动力机制、江浙汽车产业集聚等。选考部分考查了长江口夏季溶解氧低的原因以及青藏高原热融湖等相关问题。

试题解析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长、中学地理高级教师谭志昌分析,地理试题选取的考查内容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改变老师传统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到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提高地理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地理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际,活学活用,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分析、解释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教师叶信曦表示,今年化学从全国乙卷理综回归到了广东卷。根据部分学生的考后反馈,2021年高考命题总体平稳,题型、结构与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保持总体稳定,选择题整体难度较低,主观题题目难度有比较合适的梯度,题目陌生度较低,有利于考生稳定心态、发挥水平。其中,实验大题注重了实验的评价与简单设计,原题大题注重了计算过程的规范书写、信息的提取与综合分析利用。

广州市第九十七中学高三级政治备课组组长周岳钟介绍,思想政治高考试题凸显了思政课的学科特色。试题命制框架基本上是两部分构成:时政+问题。时政热点分长效热点和短期热点,时间跨度一般是上一年的4月份至今年的3月份,空间维度以国内为主。

本次思想政治试题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碳排放”、“革命文化”等时政素材,体现时代性、典型性。在试题情境中重现或创设了学生应该关注或熟悉的社会生活情境,营造了亲切感,突出了针对性。问题的设置既蕴含了核心价值和政治导向,又强化学生必须调动和运用学科理论、专业知识予以分析、阐释或论证。总的来说,坚持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统筹 | 蒋隽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