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医疗废物转送主管 陈鸿
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我所在的中山六院从5月31日开始负责天河区31个社区的核酸采样工作。
第一天有17个核酸采样点,我和同事在这17个采样点的医护人员结束工作后,去清理留下的大量医疗垃圾,里面包括医护使用过的头罩、口罩、一次性手套、防护服、隔离衣、采样完的棉签等……这些属于“特殊感染性废物”,不是随随便便打包带走那么简单,要消毒后才能打包。我和同事两人第一天工作到凌晨2点才清理完。
第二天有27个采样点,我和同事下午先去清理了一次,晚上再去,不过那天还是工作到凌晨3点。
这几天,我们两人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晚上10点左右先在医院穿戴好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或面屏,这是清理感染性废物的标配着装,我们有时也会因此被误认为医护人员。然后有辆车先把我们带到最近的采样点,如果这个采样点还没有结束工作,我们就去下一个,回头再来这个点。
到了采样点之后,先把所有的医疗垃圾消杀再打包,如果采样量比较大的话,一个采样点的医疗垃圾就有20大袋。有些采样点在城中村里,车开不进来,我和同事就得一袋袋抬出去。
第一天结束工作后,回到宿舍,我倒头就睡着了,连手机都没顾得刷,第二天醒来腿痛得不得了,这两天已经慢慢习惯这样的工作节奏了。
医疗垃圾带回医院后放在医疗废物站,称重、贴二维码、上传。这个二维码就相当于这袋医疗垃圾的“身份证”,用手机一扫,这袋垃圾是由哪个医院哪个科室哪个时段产生的、由谁运送的、重量多少、性质如何都一目了然。最后再由有资质的无害化处理中心来运走,我们的工作才算真正完成。
我家就在广州海珠区,平时和爸妈一起住。这几天我和他们说要加班,就住在医院宿舍没回家,也没告诉他们我在做什么,怕他们担心。
其实我的妈妈也在医院做后勤工作,她知道我们干的都是脏活、累活,这个工作的风险我们母子都心知肚明,但都不愿意说破。这几天她总和我微信通话,反复交代我要做好个人防护,虽然有些唠叨,但我并不觉得烦。
这些天有一个晚上特别触动我,那晚风大雨大,遮雨的棚子被吹得摇摇晃晃,遮不住雨,医护人员可以说就是在雨中采样。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我都认识,不过大伙穿上防护服,就分不清谁是谁了。有些小姑娘平时看上去娇小文弱,没想到在这个关头能这么奋不顾身。那晚来检测的市民有很多,大家打着伞安安静静地在大雨中排队,那一刻我鼻子一酸,为大家能这么齐心而感动,身为广州人,我为此感到骄傲。
后记
截至6月2日22点,中山六院已派出5批累计538人前往员村街道27个社区、天园街道6各社区进行核酸采样,核酸检测量近15万份。
截至6月3日0时,中山六院的后勤保障团队收集了44个采集点的医疗废物,共回收420.8公斤,实现应收尽收,日产日清。(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医院提供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