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社会认知度调查报告出炉:七成受访者答对高空抛物问题
2021-06-02 12: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报告显示,90.79%的受访者听说过民法典。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柳

在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之际,厦门大学法学院法律传播研究中心近日举行《法律传播学》课程媒体公开课,并与法智融媒联合发布了全国首份民法典社会认知度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在5114位有效样本中,90.79%的人听说过民法典,知晓率非常高,但受访者对民法典具体内容的掌握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传播形式上,有77.95%受访者倾向于通过视频的形式了解民法典,视频已成为最受民众关注的传播形式。

本次调查旨在在全国范围内了解社会公众对民法典传播的偏好以及对民法典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探寻民法典传播的内在规律。调查对象为非法律职业从业人员和未接受过法学专业教育人士,有效样本5114份。

报告显示,90.79%的受访者听说过民法典。这说明,经过一年的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民众对民法典的知晓率非常高,形成了明显的宣传效果。

受访者对民法典部分内容的认知也能看出宣传效果。在关于“被高空抛物但没办法找到是谁扔的,受害者该怎么办”的问题中,选择“起诉整栋楼,当然个别住户能够证明这东西不是自己扔的除外”的受访者达77.38%,反映出民众对“高空抛物”责任问题的认知程度较高,民法典传播工作效果不错。

不过,受访者对大多数具体内容的回答,准确度并不太高。比如,关于未出生的胎儿是否享有继承权利,约50%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或者“不享有”;关于小区内的电梯广告收入、外墙广告收入或有约定的公共区域停车位收入等共有区域的红利收入应归谁享有的问题,准确回答率仅为43.86%;关于“离婚冷静期”具体是多少天的问题,也仅有48.5%的受访者选择了“30天”。由此看出,民众对于民法典的整体认知程度还有待提高。

报告显示,受访者了解民法典信息的形式主要倾向于视频,比例高达77.95%,明显高于漫画、海报、图画(占比47.6%)与文字(41.29%)等形式。由此凸显,视频已经成为最受民众关注的传播形式。

关于了解民法典的渠道,报告显示,互联网最高,达85.29%。电视渠道次之,占比50.85%。广播、报纸占比较低,约为20%,不仅远低于互联网与电视,甚至远低于普法宣传栏、普法宣传活动、周围人谈论与分享。由此可见,互联网和电视是当前民法典传播的主要渠道。

报告最后为民法典传播提出系列建议。针对受众将视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报告建议通过各种手段提升视频传播的知识信息密度,比如借助技术的力量为短视频赋能。短视频平台可以考虑将智能推荐转为构建视频知识图谱,通过AI技术将相关联的内容构建成体系,减轻“信息茧房”效应给信息收集与学习的负面影响。报告还建议充分利用不同时间节点开展民法典宣传,面向社会生活挖掘案例素材。(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