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沁润童心,越秀学生用传统剪纸讲述党史故事
2021-05-28 20:2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党史沁润童心·剪映幸福生活”美育成果展在农讲所举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何宁、黄宙辉
通讯员 周小莉、徐凤娆
图/通讯员 钟涌、胡强明

“这幅6米长的剪纸作品,由我们学校的党员、团员还有少先队员共同完成。”5月28日,一场特殊的展览在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农讲所”)举行。

当天,在这场主题为“党史沁润童心·剪映幸福生活”的美育成果展中,来自广州市越秀区雅荷塘小学的“剪纸高手”们,用一把剪刀和刻刀,镌刻出他们所了解的党史故事,致敬共产党人的初心。

6米长卷剪纸作品
回望党的光辉历程

“我们这幅剪纸长卷名叫《红船启航映初心》,共6米,制作时间用了大约一个月。”在展览现场,作品的指导老师曾老师告诉记者,该作品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人民共同参与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今天的幸福生活四个方面。曾老师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想通过同学们擅长与熟悉的剪纸来讲述他们心中的党史故事。”

据介绍,雅荷塘小学在大约8年前将传统的剪纸艺术引入课堂,邀请非遗传人和广州美术学院的老师,通过传统与现代两种模式的结合,让孩子们了解剪纸这一传统技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不断探索,我们现在逐步形成了非遗传承+现代创新的特色发展道路,希望能大力推动学校美育再上新台阶。”雅荷塘小学校长夏健君表示,多年来,学校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课文,创新性地把剪纸艺术巧妙地融入到语文课的学习中去,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学校把剪纸课堂与绿色环保教育有机结合,剪纸课堂上的废旧纸屑被全部存放入箱,老师们鼓励学生对纸屑独特的造型展开大胆想像、加工,变成剪纸作品的新元素,赋予五彩斑斓的废旧纸屑二次生命,开拓了学生二次美育创作的新空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了不少从语文课本里“走出来”的剪纸作品,如根据统编小学语文教材 一年级下册创作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以及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小英雄雨来》等,学生们把课本中学到的内容与剪纸艺术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剪纸这门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

剪纸是美育也是德育

在夏健君看来,剪纸不仅仅是传统技艺的延伸,它还是性德美、劳美融合的融合。“剪纸艺术最早是作为第二课堂来开设,供学生们选修。后来我们发现剪纸深受学校师生和家长的欢迎,剪纸艺术也在学校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慢慢地就把这个项目发展成为我们的校本课程,探索与各学科的融合。”

据介绍,雅荷塘小学的老师也特别喜欢剪纸。夏健君说:”我们都认为,在现如今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应该沉下心来做一件事情,而剪纸需要心细,这是一刀一刻的过程,这与我们的教育工作是相通的,教育需要有一个静心沉淀的过程。”

在采访中,来自四年级的林煜航和五年级的严蕙然分别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作品。同学们表示,剪纸很神奇。“剪纸和画画不一样,画画只用到笔,但剪纸用到剪刀和刻刀,它可以变成一个相对立体的作品,非常有意思。”还有同学告诉记者,剪纸可以把压力释放出来。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的老师吕晓珊在采访中则提到,汉代就已经有剪纸的工艺了,孩子们在剪纸的过程中,能看到历代的文化潜藏其中。她说:“了解当中的造型、色彩,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会让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文化认同。通过剪纸这种较容易操作的手段,来培养孩子认识美、了解美,也锻炼了孩子心、手协调能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