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裴炀
图/通讯员提供
5月28日上午,志愿者李小梅、史若曦同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救助两名血液病患儿。至此,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全国率先突破1100例。
巧合的是,两名志愿者都出生于1991年,也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其中李小梅是血液科护士,史若曦是药剂科药师,因为此次捐献而相识,两人都直呼“太巧了”。
第1100例捐献者:
从血液科护士,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30岁的李小梅,是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科的一名护士,日常主要负责照护白血病人。她的病人大部分是青少年,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花一样年纪的他们而言,是重生的希望。
热心公益的李小梅同时也是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在2019年5月的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活动中,她主动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既然要向别人宣传,为什么自己不行动呢?”她说。
此后,李小梅每每看到科室里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既被他们无私奉献的爱心所打动,又期待着自己捐献那天的到来。终于,今年4月,当接到电话获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时,她坚定地表示同意捐献。
也直到这时,她才将自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告诉家人。“他们一开始也会有点担心,但我解释之后,他们还是非常支持我的。”她说。
作为广东省第1100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小梅表示,很欣喜、很开心,这将成为她人生履历上值得纪念的一次经历。
而作为医务工作者,她对捐献后身体的恢复也有专业的看法:不熬夜,保障充足的睡眠;正常饮食,无需大补特补,多喝含钙高的汤水;适当活动,如半小时内的散步等等。
第1101例捐献者:
每年坚持献血,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加强锻炼
当天,和李小梅同时捐献的,还有志愿者史若曦。从大学起,史若曦就每年坚持无偿献血400至800毫升,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2017年,他在医院偶然看到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造血干细胞宣传招募活动后,毅然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
“当时也没多想,就觉得全国这么多等待移植的血液病患者,多一个样本,他们就多一分配型成功的希望。”他说。
今年,史若曦刚好年满30岁,他表示,在而立之年,能够带给一个生命重生的机会,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同为医务工作者,史若曦的太太吴小姐也一直很支持丈夫的决定。她告诉记者,去年底获知匹配成功后,丈夫便开始加强锻炼,如跑步、跳绳等。“能够帮助别人,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既然选择捐献,就尽量把身体状况调整到最好。”她说。
在持续了近三个小时的采集后,李小梅和史若曦均顺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两袋满含爱心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当天即运送至患儿所在医院,移植入患儿体内,点亮生命的希望。
“在自己工作的医院,和自己的同事在同一个采集室、同时采集造血干细胞,这种感觉真的太奇妙了。”他们感叹道。
医务工作者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生力军
据悉,截至2021年5月,广东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总数在全国率先突破1100例,而医务人员成为其中的生力军。
“我们科室的大部分医务人员都报名成为志愿者,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相比其他行业,我们离病人更近、对专业知识也了解得更全面,更容易打消捐献的顾虑。”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勇华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华骨髓库首批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采集的合作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多年来致力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采集工作,累计已完成551名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采集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
在血液科,为病人进行化疗和寻找造血干细胞供者,是医务人员每天都在从事的工作。李勇华介绍,从比例上看,大约只有不到三分之二的病人,能够幸运地与中华骨髓库的供者匹配上。“所以要尽可能地扩大库容量,为更多病人创造能够匹配的条件。”李勇华说。
他还表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治疗效果因不同疾病而异。例如,对于非肿瘤性疾病如骨髓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移植后的治愈率可高达80%-90%。
而对于急性白血病,病情越高危,复发率越高,即使移植也可能面临复发的风险,甚至需要二次移植;但对于中、低危的急性白血病来说,治愈率可以能达到50%以上。
另外,记者从广东省红十字会了解到,广东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数量增长迅速,每百例捐献所需时间大幅缩短。从捐献工作启动之初的“7年8个月突破百例”到如今的“5个月捐献百例”,全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迈入快速发展轨道。
截至目前,广东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容量达12万人份,累计捐献造血干细胞1101例,其中为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境外患者捐献21例,捐献总数及库容使用率均居全国第一。
广东每百例捐献所需时间
从2001年8月广东第1例捐献到2009年4月的第100例,7年8个月的时间捐献数达到第一个100例;
从第100例到第200例(2012年1月),用时2年9个月;
从第200例到第300例(2014年7月),用时2年6个月;
从第300例到第400例(2015年12月),用时1年5个月;
从第400例到第500例(2017年3月),用时1年3个月;
从第500例到第600例(2018年5月),用时1年2个月;
从第600例到第700例(2019年4月),用时11个月;
从第700例到第800例(2019年11月),用时7个月;
从第800例到第900例(2020年7月),用时8个月;
从第900例到第1000例(2020年12月),用时5个月;
从第1000例到第1100例(2021年5月),用时5个月。
怎样捐献造血干细胞?
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不是“抽骨髓”,而是采用皮下注射动员剂的方法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捐献造血干细胞影响身体健康吗?
采集造血干细胞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简单、安全。在整个采集过程中所用的器材都经过严格消毒,耗材一次性使用,确保捐献者安全,至今没有因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引起对捐献者伤害的报道。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凋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即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怎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年龄在18-45周岁、身体健康的公民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电话020-38845874)或各地红十字会、血站联系,填写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并采集约8毫升血样,即可登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志愿捐献者的血样经HLA分型检测,相关信息会被录入到中华骨髓库数据库中,等待患者检索配型。当患者检索到与某一位志愿捐献者配型相合时,便可以做捐献准备了。(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