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渐修”有成就,方建勋书法篆刻作品在广图展出
2021-05-22 22:0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古人练习书法估计也是如此,所以“渐修”与“顿悟”二者不可或缺。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郑爽

5月22日的广州图书馆,琴音袅袅,墨色生香。由北京大学广州校友会、广州图书馆主办,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协办的“渐修——方建勋书法篆刻作品展”在广州图书馆揭幕。本次展览意在集中呈现方建勋三十多年来在书法理论与教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共展出方建勋近年来代表性书法篆刻作品60余件。展览将持续到5月29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方建勋致辞

展览开幕式后,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方建勋、广东省古琴研究会会长谢东笑、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曦联袂登台,为在场观众带来“节奏之美——一场古琴与书法的对话”,现场演绎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书法和古琴的相通之美。讲座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主办,广州图书馆、北京大学广东校友会承办,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协办。

方建勋是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兼学术导师。他先后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北京大学美学专业。其书法作品曾经入选中国书法“兰亭奖”等中国书法“三大展”,出版有《印境》《临帖九讲》《字美在何处》《清秀飘逸的汉隶技法四十五例》《行书的故事》等著作。其著作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方建勋的作品《世说新语》(王珣、谢安、王羲之、王献之轶事)

多来年,方建勋坚持书法临创与教学相结合,传播书法艺术与书法鉴赏美学。他在北大开设的《书法审美与实践》课程,从书法史、书法审美、书法技法、书法哲学等几方面,引人们迈入一个浩瀚广博的书法艺术世界;其教学视频在各大平台合计已达到几百万的播放量,对书法文化与艺术的传播影响深远。

观众在欣赏方建勋的作品

对于书法,方建勋认为,“书法,即写字。写字很容易,也很不容易。写字,不仅写的是字,也写的是心。”对于练习书法,方建勋说,“书法是精致的心灵艺术,书法的感觉很微妙,每一点感悟(进步),都不容易。古人练习书法估计也是如此,所以‘渐修’与‘顿悟’二者不可或缺。于我而言,体会更多的是‘渐修’。三十年来,每天练一点,已成日常。”

方建勋的篆刻作品
方建勋的书法作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