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通讯员 穗人社宣
如何才能成为金牌“南粤家政”?除了娴熟的技能外还需要在哪下功夫?5月22日,第二届“南粤家政”羊城行动技能竞赛收官,一批金牌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家务服务员)、医疗护理员出炉。
80、90后来“带娃”
记者了解到,本次竞赛报名踊跃。共有近400名选手参赛。其中:养老护理员项目有163名选手参赛;医疗护理员项目有56名选手参赛;家政服务员项目有102名选手参赛;育婴员项目有86名选手参赛,参赛规模居全省前列。“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甚至是90后加入这一队伍。”本次大赛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与往年相比,参赛人员越来越年轻化。
以家政服务员项目为例,据统计,102名选手中有不少是大专和本科生,年龄上70后和80后选手仍占大多数,但90后选手的占比较去年有明显上升,约占17%。“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家政服务行业更加专业化、素质化、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该负责人介绍。
经过激烈的比拼。各项目的金、银、铜牌选手已经诞生。除了颁发了大赛金、银、铜奖荣誉证书,并分别给予5000元、4000元、3000元奖金;同时由市总工会颁发“羊城工匠杯”金、银、铜奖证书。对决赛阶段各竞赛项目实操成绩中位数以上的选手,颁发优胜奖荣誉证书。另外,竞赛还对优秀单位颁发突出贡献奖、优秀培育奖和优秀组织奖。
比赛贴近家庭品质生活需求
此次参赛人员学历层次中,大专以上学历屡见不鲜,甚至还有研究生学历参赛选手。养老护理员项目竞赛选手需要完成一口气过“三关”,分别是居家照护区、机构照护区和颐康中心照护区,通过难度递增的三个场景的不同备物、不同对象和不同需求,考核选手全方位养老服务提供能力。
育婴员项目按照最新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命题,分为生活照料、保健与护理、教育实施与培训指导三大考题,还新增了健康管理(包括心理行为观察、健康指导等内容),要求选手边操作边与宝宝进行语言交流,要做到动作轻柔、规范、准确熟练,同时也要关注宝宝的心理成长和心理教育,可以说是比技术,更比温度。
育婴员项目参赛金牌获得者和养老护理员金牌获得者在采访时告诉记者,在比赛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仅要掌握熟练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时刻关注宝宝与老人的反馈和感受。而他们正是在比赛中与对方有良好的互动,才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不同于以往只对居家保洁的简单劳务进行考核,家政服务员项目突破了传统的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简单的劳务型服务方式,创新转变为考核家庭餐制作(能熟练掌握家庭餐知识,并完成广式工夫茶制作)、家庭收纳(能够对衣物、物品进行有效洗烫、收纳及管理,考核熨烫旗袍、床铺整理等)、美化家居(能对居室饰品合理摆放)、休闲娱乐(园艺,能养护花卉)等高端的技能型服务项目,还特别地加入技术培训与指导考核点,参赛者需在预设的家庭环境下,运用语言艺术,与“雇主”营造融洽和谐的关系。
大赛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考核内容紧贴家庭品质生活需求,既是都市家庭所需,又是行业技能所要,对培养家政人才、规范和提升服务标准、提高家政服务水平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南粤家政”工程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民生意义!(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