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青、少四代粤语讲古人齐聚越秀,讲述红色故事
2021-05-16 15:5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越秀·粤语讲古名人堂”展演暨“我在越秀‘玩’非遗粤语讲古学堂”活动举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图/通讯员 钟涌 胡强明
通讯员 吴旭

相信对于不少广州人来说儿时的集体回忆就是:每日放学飞奔回家,扭开收音机,一直到听到那一句“原文再续,书接上回……”才能吃得下饭。今天,电波另一头的“讲古佬”,突破时空的界限,齐聚越秀杨箕村,走入社区,来到眼前,谈古论今,讲天说地。

5月15日,由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梅花村街党工委、办事处开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越秀·粤语讲古名人堂”展演暨“我在越秀‘玩’非遗粤语讲古学堂”活动在越秀区杨箕村姚氏大宗祠举行,邀请老、中、青、少四代粤语讲古人及热爱粤语讲古的青少年,用粤语讲古的形式,讲述红色故事,传播广州声音,让红色故事家喻户晓,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

上午9点半,首先出场的两位讲古艺术家姚焕然和霍沛流。为在场的市民街坊带来了《刑场上的婚礼》以及《工运先锋罗登贤烈士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把传统粤语讲古与党史教育相结合,一段段不平凡的岁月。拨开昔日的烟尘,窥见历史的真相。可谓新与旧的碰撞,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同样,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主持人梁皓明,作为新派粤语讲古人,用新颖潮流的方式,将家喻户晓的《天龙八部》进行重新演绎,致敬英雄人物跌宕起伏的人生,用英雄精神激励青少年的成长。

随后登台的两位粤语讲古“后浪”曾瀚峰和黄炫衡,是粤语讲古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嘉志的小徒弟,别看他们年纪不大,但是讲起古来一样有板有眼,有模有样,字正腔圆,功架十足。

彭嘉志作为粤语讲古的新生代,15岁拜粤语讲古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颜志图为师,多年来一直为推动岭南文化和讲古艺术的传承发展,培养了3000多名青少年学习和传播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把讲古应用于更多新颖有趣的媒介,如出版《童说岭南》系列书籍,以及通过“广府文化喜剧秀”,把讲古搬上戏剧舞台。

在活动后半部分,彭嘉志作为“我在越秀‘玩’非遗粤语讲古学堂”活动主讲人,向大家介绍了粤语讲古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现场演绎了一段他搜集的羊城民间故事。

越秀区文化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越秀·粤语讲古名人堂”项目自2019年6月份启动以来,已经开展了不少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希望可以藉此项目,联动社会多方力量,持续吸引不同流派的粤语讲古爱好者进行交流与互动,以此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的重要讲话精神,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同时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及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发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的积极作用,培育更多新时代党史学习者、宣讲者。

粤语讲古作为广府文化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广州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市民娱乐消遣的形式日渐多元,但是广州人对于粤语讲古依然情有独钟。

粤语讲古成为非遗项目后,在越秀区的持续保护和孵化下,涌现出源源不断的粤语讲古新生代人才,用更创新的方式振兴和传承这项艺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柳卓楠 郭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