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我国多地出现的强对流天气,5月15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向记者表示,从气候的角度看,当前已进入我国强对流天气高发季节,强对流天气从今年初期偏少、偏晚的情况,已经发展到现在的偏多、偏强阶段,异于常年。
张涛说,进入5月,强对流天气的高发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一带,5月14日至16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西南地区东部到江汉、黄淮、江南和华南等地都将受到影响。
我国多地正经历一次“混合型”的强对流天气过程
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几乎涵盖大风、雷电、短时强降雨、冰雹等全部强对流天气的表现形式,在不同地区,强对流天气的表现形式不同:5月14日至15日,内蒙古、陕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了8级到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黑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等地的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雨。
值得关注的是,5月14日19时前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部分地区突遭龙卷风袭击,初步研判为EF3级龙卷风,中心最大风力17级。龙卷风造成人员伤亡,局部电力设施、多处房屋受损。
5月14日20时39分,武汉蔡甸区奓山片区、武汉经开区军山片区突发9级龙卷风,风速23.9米/秒,龙卷风已致6人死亡,218人受伤,部分房屋受损,大量树木折断。
张涛表示,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确是一次“混合型”过程,有大范围的雷电,也出现了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大部分地区有20毫米到50毫米的小时雨强,以及出现7级到10级大风,局地有冰雹。这次过程最强的时段主要是5月15日白天至16日白天,影响区域主要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江南大部、华南西北部,包括贵州等地也会受到影响。
今年的强对流天气已发展到偏多、偏强阶段
强对流天气的成因是什么?它的强度有多强?
张涛介绍说,强对流天气的成因主要是在大气层形成上层冷、下层暖的一个不稳定层结。从低层看,由于南方暖湿气流加强,向北输送的暖湿空气带来大量的水汽和热量,春夏之交,太阳辐射能量较强,对于地面升温,进而导致低空大气升温都非常有利。暖湿气流的输送和太阳辐射的双重影响,使低层很容易形成一个高温、高湿的下暖湿结构。同时,高空的冷空气也具有一定的实力,特别是西边高空槽带来的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就形成了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
“这是强对流天气产生的根本原因。”张涛表示,由于这样一个条件在大范围区域形成,一旦有北方冷空气南下,激发对流发生后,随着冷空气东移南下的带动,自西北向东南的各地就会出现强对流天气。“由于形成的不稳定条件非常强,水汽比较充沛,这两者决定了强对流天气的强度会比较强,带来的风雨影响比较大,冰雹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当前强对流天气是否多发,和往年相比,强对流天气是否异常?
张涛说,针对今年以来的强对流天气,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今年初期,强对流天气明显偏少、偏晚。通常来说,2月至3月,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会有强对流天气出现。3月至4月,江南地区会出现强对流天气。而在今年4月中旬之前,我国强对流天气较少,也比较弱。4月15日后,强对流天气开始增多,比如,在4月15日、4月29日至30日,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分别出现比较强的强对流过程,5月以来,南方开始出现大范围强对流过程,目前,强对流天气处于高发阶段。
“从异常性看,强对流天气从今年初期偏少、偏晚的情况,已经发展到现在的偏多、偏强阶段,这正是它异于往年的地方。”张涛说。
来源 | 澎湃新闻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