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5月9日早上10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士胡秋香带着女儿彭若灵登上了“红色公交”——广州1路公交线路,以志愿者身份为乘客介绍沿途的红色景点。
“红色公交”上母女共同讲党史的这一幕动人场景,是广州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堂”的缩影。今年初,广州发布“家门口的红色学堂”名录,并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记者梳理发现,“家门口的红色学堂”遍布广州11个区,越秀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当前,借助历史的“活教材”,广州各区正陆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迎接建党百年。
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越秀占全市三分之一
本次发布的“家门口的红色学堂”名录包括21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8112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8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个国防教育基地,可谓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从级别来看,广州214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囊括国家、省、市、区四级革命文物。具体包括: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11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69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文物以及119处区级革命文物,体现出广州作为近代革命策源地的特殊地位。
这其中,不少已经“蝶变”为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市民游客不可错过的热门“打卡点”。比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旧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等。
而对老广来说,这些热门景点也是他们平时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早已融入日常生活。同时,部分重点不可移动文物已经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比如,三元里抗英斗争纪念馆、洪秀全故居、杨匏安旧居陈列馆,等等。
从分布区域来看,越秀区拥有7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占全市的三分之一,独占鳌头。天河区以26.5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位居全市第二,白云区以2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排名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广州11个区均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且绝大部分区的数量在两位数以上,让更多群众能就近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从种类来看,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主要包括烈士墓、陵园、纪念碑、故居、旧址、纪念堂等。可移动革命文物主要为票据、手稿、书籍、刊物、武器、纪念章、历史照片、生活用品等类型,分别保存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州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馆、市总工会等地。
各区在“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掀起学习热潮
母亲节这天,彭若灵和妈妈胡秋香进行志愿宣讲服务的公交线路,又被称为“红色公交”,它是广州“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首批展览活动之一。沿途经过烈士陵园、农讲所等地,“红色公交”串联起多个“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红色公交”上,乘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拿出手机拍摄、记录。“乘坐公交出行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的党史知识,收获颇丰。” 第一次乘坐“红色公交”的乘客李伯对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党史学习教育在广州各区开展地如火如荼,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覆盖各个年龄段群众。在这个过程中,“家门口的红色学堂”成了现实版的“活教材”,百姓能够实地感受厚重的革命历史文化。
“这里就是当年毛主席视察的旧址。”91岁高龄的老党员钟叙本带着天河区十多位离退休干部,走进广州“家门口的红色学堂”之一的毛泽东视察棠下农业生产合作社旧址。
作为亲历者,钟叙本深情地讲述了1958年毛主席视察棠下的难忘情景。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视察棠下纪念馆坐落于居民生活区,被便利店、美食档、大树环绕。走出家门,大家就能到纪念馆参观、学习,随时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
竹庄别墅、广裕祠、白石嘴胡氏公屋……日前,从化区组织了一场党史乡村巡回展,向村民介绍从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
白石嘴胡氏公屋是中共从化从北区第一个党支部办公旧址所在地,这也是其中一处广州“家门口的红色学堂”。
看完展览后,西塘村的花姐深有感触,“第一次知道从化原来也有这么多红色革命故事。”她打算把学到的内容告诉邻居好友,号召大家一起来学党史。(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郭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