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世昭
《东江客家文化魂》体现了作者深沉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除了对人的存在、尊严和价值寄予关切外,还表现在对人所创造的人类文化精神成果的珍视。《东江客家文化魂》的人文情怀正是在发掘探寻东江客家文化精神传统上得以体现的。
湿地黄昏 资料图片
《东江客家文化魂》以东江客家文化为叙写对象,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创新意识。客家文化研究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钟文典主编的《客家区域文化丛书》更是涉及世界各地的客家文化,如中国的广东客家文化、广西客家文化、福建客家文化、台湾客家文化、香港客家文化,国外的新加坡客家文化、马来西亚客家文化、印度尼西亚客家文化,等等。此外,各种分门别类的研究也数不尽数,如客家文化起源、客家文化精神、客家民俗、客家语言、客家围屋,甚至是客家文化地理、客家姓氏堂联等。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论东江客家文化的专著。只有些略论文在论广东客家文化时稍有涉及。东江文化研究也有不少成果,但并没有对东江客家文化专门研究。《东江客家文化魂》以东江客家文化为考察对象,从中原文化传承、宗师经典、铭文印记、宗教影响和启蒙教育培养五个方面探讨其文化渊源和文化特征。可以说,为东江客家文化研究开了一个好头。
《东江客家文化魂》的文体特点鲜明。陈雪先生把它概括为学术性和文史性的散文随笔,强调的是学术性与文学性的融合。如果简化一下的话,可以说就是学术性随笔。如作者自己所说,即是创作——认知感悟与学术——建基于史料基础上的文化考察——的结合。《东江客家文化魂》以个案探讨的方式实现其文化考察。这些个案或为历史文化人物,如赵佗、韩愈、苏轼等;或为传统文化典籍,如《论语》《道德经》《心经》等;或为文化遗址,如佗城学宫考棚、冲虚观、文武庙、福源寺等。个案考察的好处在于深入实质而又生动具体,好读而又让读者印象深刻,有助于避免空洞无物,因而是很有意义的。将来如有可能还可以一篇篇扩充,一篇篇发表在文学或学术期刊上。
《东江客家文化魂》通过个案考察,在儒释道融合中对东江客家文化的根和魂作了挖掘与概括。在作者看来,东江客家文化的根乃是具有原创性和根源性的中原文化,因为“客家主体构成来自中原的移民”,中原移民文化也随之“转迁”南移。黄遵宪所谓“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就是明证。而魂则是由家国情怀、崇德尚义、自尊自强、勇于开拓、舍身殉道等文化精神因子所构成的独特的东江客家文化之“精魂”。作者在儒释道的融合中解释东江客家文化精神传统,认为在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儒家的积极进取、道家的自然放达和佛家的“灵性禅修”共同塑造了东江客家文化之魂——这一探讨不仅视野开阔,而且还有所创新。如殉道精神,就是作者祛除以往研究遮蔽后的新发现。作者对东江客家文化的根和魂的挖掘与概括富有新意,为学术界进一步探讨提供了逻辑起点。
《东江客家文化魂》是一部创新程度较高的学术随笔,因而有必要从学术的角度提一些建议。东江客家文化是一个新的提法,正因为新,就需要对其作时间、空间和内涵、外延上的科学界定。在此基础上,再去探求东江客家文化与其他地域客家文化的区别,以确立前者的独特性。另外,该著有意识地从儒释道融合的角度解释对象,从而获得了宽阔的视野和一些新的发现;但与此同时,还应该深入思考这种融合在东江客家文化精神因子中的具体呈现。如此,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弄清东江客家文化精神与儒释道的内在联系,还将加深人们对东江客家文化特征的体认。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