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梁译尹
小儿天性惧药怕苦,食疗由于色味俱佳,更容易为小儿接受,能在不知不觉中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起到祛病强身的功效。
在饮食疗法中最常用的是汤方,汤方也是岭南地区食疗中用得最多的方法。
在诊病时,许多家长会询问“小儿能喝什么汤”?那么,与大人相比,小儿的汤方组成、煎煮有什么特点?如何才能做到小儿既喜欢喝又有营养,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效果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徐雯教授。
煲小儿汤方要掌握技巧
徐雯称,小儿汤方的组方原则,应以辨证为基础,以“简便验淡清”为原则。
一是要简单,汤料搭配不能太复杂,通常用三四味的食材或药材即可,如果放一大堆食物药材,可使味道混杂,不易为小儿接受,且选择入汤的药材尽量为味淡易入口之中药。此外,药材分量不宜过大,一般为治疗量的1⁄3即可,毕竟汤不是用来治病,而是用来保健养生或辅助治疗的。
二是要方便,食材易得,不应用稀有之品,以常用食材为主。
三是有效果,见效快。如风寒感冒初起,一碗姜汤即可缓解感冒症状。准确辨证非常重要,食物有热性、有凉性、有平性,要做到热证用凉汤,寒证用温汤,虚证用补汤,切勿操之过急,滥用寒凉或温补之品,忌犯“虚虚实实”之戒。
四是味甘淡,不宜太过浓郁,鸡禽类食材宜去皮防油腻,不宜用辛酸苦辣肥腻之品入汤,如姜、醋、辣椒、胡椒、羊肉等,既不利于小儿薄弱之肠胃,也不适合小儿的口味,无法发挥汤方的优势。
五是汤方宜清,不宜太过粘稠,食材质量应选精良的,遵从“少而精”的配料原则。尽量不用调味品,如鸡精、味精、酱油、蚝油等,有肉的汤方可不另加花生油。
孩子适合用这些中药材煲汤
常用于小儿汤方的中药包括:沙参、西洋参、玉竹、麦冬、枸杞、灵芝、粉葛、淮山、莲子、百合、大枣、薏苡仁、土茯苓、五指毛桃、铁皮石斛、龙眼肉、陈皮、浮小麦、谷麦芽、鸡骨草、夏枯草、菊花、木棉花、鸡旦花、茵陈、茅根等。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的养生理论,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和特点来调养身心是养生的首要方法。
因此,根据气候特点进行小儿的养生调护和食疗显得甚为重要。例如春天湿气重,可煲莲子扁豆猪腱汤、五指毛桃薏米煲瘦肉;夏天天气炎热,暑多挟湿,湿热为主,适宜煲黄瓜花豆脊骨汤、节瓜淡菜汤、莲蓬荷叶瘦肉汤;秋天天气干燥,可煲南北杏菜干猪肺汤、椰子煲鸡汤、莲藕绿豆脊骨汤等以润肺润燥;寒冬时节,气候寒冷,风大干燥,则可煲淮山杞子瘦肉汤、蕃茄薯仔牛尾汤、花胶鸡脚汤等。
如此依气候和环境变化对人体进行调理,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