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锐评】中国女足需要的不只是“热搜”与喝彩
2021-04-15 19:0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中国女足的发展瓶颈不在队员,而在职业化的环境;和世界足坛发展的主流分道扬镳,始于2004年……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晨

主场落后两球,惊险逆袭晋级东京奥运,中国女足的表现的确提气,在社交网络上喜提“热搜”实至名归。但是,在为姑娘们的胜利和拼搏精神喝彩之余,中国女足的发展现状,仍然值得人们进一步的关注和追问。

如果横向和男足相比,中国女足无疑远远胜出;但是,如果放到女足自身历史的纵轴,或者横向与世界范围内其他女足强队相比,目前的中国女足仍有许多短板。

中国女足庆祝晋级

这次奥预赛的赛制和进程对中国队颇为有利。朝鲜女足在2019年底宣布退出奥预赛,中国队在附加赛的对手,从强大的朝鲜队换成了对战战绩占优的韩国队,晋级机会大增。

而即便是韩国队,也没有让中国队轻松过关,两回合打得难解难分,甚至一度在客场将中国队逼入绝境。两场比赛,中国队在运动战中都找不到太好的机会,只能更多地从定位球中做文章。

杨曼和王霜的那次配合定位球破门,既可以说是运气和日常定位球特训的产物,其实也从侧面折射出在进攻手段上的相对单一。

对现在的中国女足,人们的情绪多少有些矛盾。既为她们的拼搏精神和甘于清贫感动,同时也会时时怀念1996年和1999年的中国女足所展现出的行云流水的地面配合和美妙绝伦的个人技术。那时的中国女足,不但是世界亚军,还俨然是足球艺术的代言人。

贾秀全得到了队员的普遍认可

如今,中国女足的整体技战术却趋于更强调身体对抗,主帅贾秀全苦练全能体能,“每天跑一万米,连跑了一百多天”,既是个人的执教风格使然,也是女足技术积弱的现实所迫——收效明显,但瓶颈也明显。

中国女足的发展瓶颈不在队员,而在职业化的环境;和世界足坛发展的主流分道扬镳,始于2004年,当时法国里昂俱乐部首次将女足和男足纳入到同一俱乐部体系,共享训练和医疗设施,其他欧洲主流联赛纷纷效仿。随着资金支持和市场扩大,足球注册人口飞速增长,欧洲女足得以集体崛起。

2019年全球女足运动员注册数量统计显示,北美和欧洲最多,中国女足则因为注册人数过少,甚至未能列入统计之中。进入21世纪以来,她们除了2006年的亚洲杯冠军之外,再无冠军进账,排名也是逐年下跌。

1999年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现在,中国女足似乎又隐约见到了拐点。

先是贾秀全用务实的方式,率队获得亚运会亚军,随后在女足世界杯顶住西班牙队24比1的悬殊射门比战成0比0,“打平就出线、果然就出线”,如今又如履薄冰地击败韩国队拿到东京奥运会门票。场面虽然有各种不足,但这些成绩让中国女足在困窘的现实面前提了一大口气,收获了宝贵的信心。

在体制方面,中国足协也选择了借鉴他山之石。2019年,足协发布职业联赛准入新规程,规定从2021年开始,设置女足队伍将成为中超俱乐部参赛资格的硬指标。一些民间资本也开始加入资助。中国的女足运动可望获得更完善的训练和参赛条件、更好的收入保障,也势必能够提振女足从业者的信心和扩大注册球员基数。

女足姑娘们需要大赛时的“热搜”与喝彩,但更需要的是完善的职业规划与保障、公众舆论更为持续的关注和支持。王霜们已经努力扛过了女足最艰难的阶段,但她们要真正走上朝天大路,还需要来自各方更多的帮助。(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赵亮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