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成立70周年座谈会、乐黛云自传发布、广东省博物馆推出“藏品大系”丛书……
2021-03-28 15:0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文字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1◆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3月26日,繁荣新时代文学创作出版暨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7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并讲话。

1951年3月28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成立,从此以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字就和新中国的文学紧紧联结在了一起。这家坐落于北京朝内大街166号的出版社出版红色经典,也引进哈利·波特。70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经成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国家级文学专业出版机构,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翻译家和学者。

据悉,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借成立70周年的契机,举办一系列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相关主题将贯穿全年。

2◆新书:乐黛云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发布

3月26日,乐黛云先生的自传《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新书发布会暨学术人生分享会在京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北京大学世界传记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书院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分享乐黛云先生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突出的学术成就。

乐黛云先生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也是北大最有故事的人之一。《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是她的最新自传和心灵独白。她说:“我很庆幸选择了北大,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选择了文学研究作为我的终身事业。我从小就立志从事文学工作,最大的愿望是把美好的中国文学带到世界各地,让各国人民都能欣赏到优美的中国文化,进而了解中国。”

3◆新展:“作品是怎样炼成的”展映现时代风尚

3月23日,“作品是怎样炼成的——广州美术学院藏1953-1965年教学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展出。展览层层铺开广州美术学院在不同时期的教学线索,娓娓道来代代相承的师生情谊,以大量馆藏、校藏作品为切入点,通过直观的视觉方式呈现学院早期美育特点,以及美术作品与地域和时代精神的关联。

杨之光三幅不同完成度的《女民兵》

在深入生活下乡下厂的过程中,广东艺术家紧贴当代生产与生活主题,以高度的热情,着力反映新中国农村新面貌,实践“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讴歌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其中不少作品成为20世纪下半叶的经典名作。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与创作历程,在更深的层面上,它们映现了新中国成立最初二十年间整个艺术教育体系与文艺创作领域所倡导的时代风尚。

4◆活动:广州非遗新作品宣传展示活动启动

3月25日,由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广州联通共同打造的首档非遗创作5G直播活动——“5G,直达非遗微现场”,通过5G+4K、5G+多视角等新直播技术,带领观众走进多位传承人创作现场,“微距离、零延时”领略非遗作品诞生过程。

钉金绣裙褂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唐志茹在刺绣《五彩钻底褂皇》

该活动通过新作品征集、创作过程记录、展览展演、党建研学、发布报告等多种形式,展现新时代广州非遗的发展活力,通过非遗作品记录伟大新时代,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此次征集的非遗百件新作品将于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始在广州塔集中展出,并于6月至8月间以展览和研学活动为依托,开展红色党建活动。届时,观众可一睹这些新作风采。

5◆演出:《“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音乐会》亮相深圳

3月20日晚,《“我是曾小敏”——“剧·说”交响音乐会》在深圳大剧院举办。国家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携手丁凡、文汝清、王燕飞等多位粤剧名家,及以林大叶总指挥为首的深圳交响乐团一众音乐艺术家,为观众呈献了一台极具视听冲击力的文艺盛宴。

丁凡(左)、曾小敏演唱《柳毅奇缘》之“花好月圆”

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林大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合作颠覆了我对传统戏剧的认知。西方管弦乐与传统粤剧结合,大大丰富了音响效果,既有岭南风情的吹拉弹唱,总体的效果又没有违和感,特别和谐。”林大叶说,整场演出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好看又好听”。

6◆梳理:广东省博物馆推出“藏品大系”丛书

3月26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广东省博物馆获悉,《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杂项(一)铜胎珐琅器与外销银器》已于2020年12月推出。该书是《广东省博物馆藏品大系》丛书的首卷。

据介绍,该丛书以《杂项一铜胎珐琅器与外销银器》为首卷,是因为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决定了粤博与众不同的收藏特色。据统计,该馆收藏的铜胎珐琅器约140件/套,以清代画珐琅最为丰富,范围涵盖清宫、民间和外销。粤博馆藏外销银器约160件/套,以清代“广作”藏品居多,产地覆盖面广,时代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和工艺价值。

7◆拍卖:亚洲拍卖史上最高成交价刷新

3月23日晚,一个仅呈现单件作品的专场拍卖“勇者无惧”在香港佳士得举办,尚·米榭·巴斯奇亚的创作于1982年的作品《战士》以2.8亿港元的价格落槌,加佣金3.23亿港元(约合4158万美元)达拍前高估价成交,成为亚洲拍卖史上最高成交价的西方艺术品,超过去年10月以2.1亿港元成交的格哈德·里希特作品。

尚-米榭·巴斯奇亚,《战士》,1982年

这是该作品第4次登上拍场,2005年,纽约苏富比以180万美元的价格将《战士》售予一个米兰的私人收藏。2年后,作品在伦敦苏富比再次上拍,此次成交价为282万英镑(约合4270万元)。时隔5年,《战士》重现伦敦苏富比拍场,此次价格实现翻倍,成交价558万英镑。与16年前首登拍场比较,作品价格的涨幅超过23倍。

8◆逝者: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逝世

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于当地时间2021年3月21日“世界诗歌日”这天逝世于波兰克拉科夫,享年75岁。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是波兰“新浪潮”诗歌的代表诗人和主要理论阐述者。主要著作有诗集《公报》《肉铺》《信》《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永恒的敌人》和《无形之手》等,随笔散文集《团结,孤独》《两座城市:论流亡、历史和想象力》《另一种美》等。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已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出版,获得过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奖、米沃什奖、欧洲诗人奖等多项权威大奖。近年来他一直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热门人选。(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