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之美,党史之光|听广东美术界讲述岭南版本“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2021-03-18 18:5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艺术创作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步伐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通讯员 李曼霞
图/主办方提供

一代代美术工作者以笔墨丹青追魂摄魄,记录百年巨变、描绘百年党史,留下了一大批经典之作。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引发广泛关注。

3月18日上午,这场“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之“广东版本”——“文艺之美 党史之光:广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文艺故事会”系列活动美术专场在广东美术馆举行。

活动邀请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昌晶,广东画院院长林蓝,广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胡子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永,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汪晓曙,广东美术馆副馆长胡锐韬,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平,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胡斌,以及专职艺术家宋陆京、刘晟、李夏夏等专业人士出席活动。

他们共同探讨了广东文艺创新发展的优秀成果与经验,展望新时代文艺发展的美好前景。

谢昌晶发言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晶昌表示,“广州百年红色文艺中的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以美为体、以史为魂,与伟大的中华民族反帝反侵略斗争息息相关,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紧密相连,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宏的建国史诗互相映照,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个世纪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建立的不朽功勋。”

百年红色经典美术名家名作辈出

在故事会上,广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胡子英提到,“广州美术界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刻都勇立潮头、奋楫争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她和大家分享了岭南画派三位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的革命人生,以及中国木刻版画先驱黄新波、李桦,一代雕塑大师潘鹤,岭南画派传人杨之光等广州美术界代表人物的故事。

胡子英发言

在百年红色美术的精神谱系中,广州美术家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故事会上,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汪晓曙以经典红色美术作品为线索,介绍每件红色经典创作背后的故事:

杨之光的《一辈子第一回》画出了广大劳动人民头次参与选举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呈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状态;潘鹤的《艰苦岁月》将在革命事业进行过程中,战士如何度过艰难时期,坚强奋斗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在广州、香港两地进步美术工作者组织下,爱群大厦上挂起了30米高的毛主席巨幅画像《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的印记。

汪晓曙发言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教授胡斌介绍了两位来自广美的党员美术家:胡一川和关山月。通过对比这两位党员美术家的创作历程,他总结道:

“尽管两位艺术家的艺术背景不同,创作的类型也不同,但他们因为对党的文艺思想的认识,肩负起相同的社会责任。他们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立场,他们积极推进自己的艺术取向、艺术风格与社会现实的关联,努力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胡斌发言

美术创作与展览展示反映时代变化

广东美术的百年红色历程中,除了有走在时代前沿的红色美术家们起引领作用,更有省内各级美术组织、机构在其中起到凝聚人力、团结一心的作用,让红色美术经典在广东深入人心。

王永发言

正如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所说,“广东在各个时期均有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创作队伍,他们把自己的艺术创作与党的事业、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相连,在每个重大节点上积极地投入到主题性创作中,创作出无数精品佳作,成为了各个时期的经典。”

林蓝发言

广东画院院长林蓝表示,自己理解的伟大艺术家、艺术团队,需要有震撼性的、划时代的作品,需要是参与时代重要艺术流派、政治活动、经济社会生活。“也就是说,艺术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要与时代同步伐。”

尤其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东画坛“四大金刚”和美术创作的“广东方阵”,在极端投入的状态下,充满激情地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主旋律主题性作品,留下了时代经典。

胡锐韬发言

有好的作品,更要有好的展示。广东美术馆副馆长胡锐韬则谈到,在全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广东美术馆展出了“时代先声——广州文艺百年大展”,展览展出期间成为全国文艺界的一大热点话题。近年来,广东美术馆也自主策划了多个馆藏展览,以美术凸显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建设成就。

王平发言

此外,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平在分享中提到,在建党一百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上,艺博院将推出三大精心策划、独具特色的精品展览,全方位展现艺博院六十多年与广州、与新中国同行的历程中积累下的丰硕成果。

开辟广东美术创作的守正创新之路

分享会上,谢昌晶谈到广州美术学院时指出,“从《艰苦岁月》《大刀进行曲》《四行壮士胆》到《橘子洲青年毛泽东雕像》,再到延安新城公共艺术项目,广州美术学院诸多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已从架上作品发展成为民族精神与城市文化的符号象征,与公众记忆、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60年间的发展历史中,一代代广美人沿袭前辈的革命薪火,用精品力作书写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求索奋进的历史。

李夏夏、宋陆京、刘晟等在分享会

建国初期兴起的“新山水画”,让古典的水墨山水画卷上点缀上了一层艳丽的红色。红色山水既是新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发展的转折点。“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中国美术发展至今,宋陆京认为,新时代山水画创作需要结合画家自身的感受,将身边的景象、物象以山水笔法表达。

作为广州画院的青年画家中一员,李夏夏在分享中谈道:“作为新时代的画家,我认为要纵向的承接历史,在传统中寻找语言;横向的连接现实,从创作实践中捕捉灵感并发现自己。新时代的艺术家要时刻把个人情感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创作更多具有历史担当的好作品。”(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编辑 | 黎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