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起义烈士就义地,如今英雄花开气如虹
2021-03-16 07:2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那些繁花,伴随着长眠于此地的广州起义英烈们静静地盛开

广州的3月,百花盛开。一场关于巾帼英雄的宣讲会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以下简称“烈士陵园”)举行。“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伴随着一首《绒花》,巾帼英雄陈铁军的事迹由身着传统服饰的宣讲员娓娓道来。虽然宣讲活动举行的时间较早,但吸引了数十名市民与游客在烈士陵园驻足聆听。宣讲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将大家的思绪引向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烈士陵园内,那些繁花,伴随着长眠于此地的广州起义英烈们静静地盛开。这座庄严而肃穆的陵园,如一本厚重的史书,记载着广州起义的壮烈与伟大。

往昔峥嵘
广州起义,“中国的巴黎公社”因而诞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和屠杀。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召开后,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开始策划广州起义,并计划夺取广州后将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广州,成立“中国临时革命政府”。1927年11月下旬,广东省委起义最高领导机关——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由张太雷、黄平、周文雍三人组成,张太雷任书记兼管军事,黄平兼任广州市委书记,周文雍兼任广州工人赤卫队总指挥。随后又任命叶挺为起义军事总指挥、叶剑英为副总指挥。

起义前夕,恰逢党设在小北直街的秘密武器转运站大安米店被敌人发现,党掌握的国民革命军教导团内也有反动分子告密,于是省委决定将起义提前一天到12月11日举行。当天凌晨3时30分,第四军教导团集合誓师。张太雷、叶挺作演说,并宣布以“暴动”和“夺取政权”为口令。随着一声枪声响起,广州起义开始。

当天上午,被称为“中国的巴黎公社”——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上午7时,广州苏维埃政府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一切政权归工农兵,消灭反革命,实施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人工资,没收大资本家和地主财产,工业国有化,组织工农红军等决议和法规。

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敌我力量悬殊,经三天三夜浴血奋战,起义不幸失败,起义中有57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广州起义是创建人民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连接在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造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

为了让人们永远缅怀广州起义的丰功伟绩,1954年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当年烈士牺牲的红花岗(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92号)修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1954年由广州市人民政府筹建。195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三十周年之际,举行了隆重的揭幕典礼,1958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蹲点见闻
繁花盛开,引市民游客驻足缅怀

当车辆从中山二路行驶而过,烈士陵园内那座高耸入云的石刻雕像格外引人注目,一只巨手高举的步枪,冲破三块大石直指云天。烈士陵园行政办公室主任何秀婷告诉记者,这座雕像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要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斗争,彰显枪杆子里出政权。

烈士陵园内那座石刻雕像格外引人注目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总面积18.1万平方米,分陵区和园区两部分。陵区为纪念瞻仰区,有正门门楼、正门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广州公社烈士墓、四烈士墓、叶剑英同志纪念碑、广州起义领导人雕像纪念广场、“刑场上的婚礼”雕像纪念广场等。据介绍,多年来,陵园根据时代新要求,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扩建纪念建筑物。其中,中朝人民血谊亭1964年建成、广州起义纪念碑于1987年建成。“2007年,即广州起义80周年的时候,广州起义领导人雕像纪念广场建成。2009年,陵园则修建了‘刑场上的婚礼’雕像纪念广场,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何秀婷说。

记者在烈士陵园内看到,园内的建筑上铭刻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叶剑英等的亲笔题词。陵墓大道宽阔,两旁苍松翠柏,其间20个花坛红花吐艳,气魄宏伟,庄严肃穆。在休憩游览区,湖光潋滟,绿树垂荫,芳草碧水间坐落着富有民族特色的血祭轩辕亭、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

清晨,红日从广州公社烈士墓东面喷薄而出,霞光万道,这是著名的“羊城八景”之一“红陵旭日”。园内“四季飞花”,冬季的玉堂春、春季的杜鹃、夏季的荷花、秋天的洋紫荆,为蕴含历史沧桑和英雄故事的陵园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据烈士陵园主任汪文莉介绍,近年来,烈士陵园以打造“红色典范”为目标,组织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2020年,烈士陵园结合疫情防控,创新开展“云祭扫+代祭扫”,开展网上祭扫活动270场次,60余万群众参与。每年的“9·30”公祭烈士活动、省烈士光荣证颁授仪式等系列活动也在此举行。同时,烈士陵园作为广州一张著名的红色文化名片,发挥教育功能,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青少年教育,与执信中学合作开发《踏着先烈的足迹》思政研学课程,获广州市教育局立项。”汪文莉说。

对话“守护者”
校园外的“老师”

羊城晚报:大学毕业后,您就来到了烈士陵园工作,当初为什么想着成为一名讲解员呢?

何秀婷:我大学读的是师范专业。原本打算在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机缘巧合之下,我被安排至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羊城晚报:为什么说来烈士陵园工作是“机缘巧合”?

何秀婷:20年前,我读大学时,参加比赛为电影角色配音,我抽到的角色恰好就是影片《刑场上的婚礼》的人物原型:陈铁军。直至今天,我依然记得自己当时的台词: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毕业后,我被安排到烈士陵园工作。坦白说,一开始我是有点失落的,因为为人师表是我从小的理想。但当我来到这里工作后,我发现陈铁军就是在这里牺牲的。从那时起,我觉得成为一名讲解员,是我的使命。一名优秀的讲解员,就是一颗星火,用自己的力量点燃更多人的内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教育者。我的课堂就是烈士陵园,我是一名讲解员,也是一名老师。

羊城晚报:您认为在一个红色文化史迹内做讲解员,应该是怎样的?

何秀婷:讲解员是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的宣传员,编写讲述英烈事迹,提供讲解服务,组织开展红色课堂,让群众思想受洗礼,心灵受洗涤,激发爱国爱党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羊城晚报: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烈士陵园将如何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

何秀婷:烈士陵园突出精神传承,多措并举迎接建党百年。通过创作视频、画册等作品,展现广州起义的光辉历程和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推动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我们还将组织宣讲、展览、小讲解员比赛等主题活动,同时完成“寻找烈士后人”系列活动,为建党百年华诞献礼。(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总策划 | 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 | 孙璇
执行统筹 | 林洁 马汉青 胡军
文字 | 谭铮
图片、视频 | 陶奕燃 陈一典(实习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