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阵阵、黄沙漫天,近10年最强沙尘天气为何来袭?
2021-03-15 22:49 新华社
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北方沙源地开始解冻,但降水较少,同时大风天气多发,容易把地表的土或沙吹起来,形成沙尘天气

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 15日,中国北方多省区市被笼罩在黄沙之中,伴随阵阵大风,户外戴上了黄土色的“滤镜”。15日白天,中央气象台将沙尘暴预警从蓝色升级至黄色,指出这是我国近10年最强“沙尘天气”过程。“沙尘暴”为何卷土重来?“沙尘暴”之下的生产生活如何保障安全?

沙尘从何而来、强度几何?

3月15日在北京市正阳门附近拍摄的沙尘天气。图/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沙尘天气”按照地面尘沙是否吹起、水平能见度等因素,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等不同类别。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介绍,形成沙尘暴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一,作为动力源的大风;其二,作为物质基础的沙尘源;其三,使沙尘扬卷得更高的空气不稳定条件。

这次“沙尘天气”从西到东共影响了中国北方12个省份,中央气象台15日将沙尘暴预警从蓝色升级至黄色,并指出这是近10年我国最强“沙尘天气”过程,也是近10年范围最大“沙尘暴”。

国家林业局15日发布信息,经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本次沙尘起源于蒙古国西南部,随后随气流向南移动,于14日傍晚在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中西部交界处进入中国境内。

14日夜间,内蒙古中西部至河北西北部一带出现大范围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能见度1公里左右,局地不足300米。15日凌晨3时起,上游沙尘输送自北向南影响北京市,PM10浓度显著升高,北京市出现沙尘暴天气,PM10浓度在15日9时达到峰值。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15日9时数据显示,城六区PM10浓度8108微克/立方米,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1公里。

此后PM10浓度逐渐回落,但截至15日14时,全市仍处于“6级严重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10。

“沙尘暴”消失多年、为何卷土重来?

3月15日,环卫工人在北京煤市街清扫路面。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3月15日,有网友发现天上的太阳变成了蓝色,好像在火星上看到的太阳一样。“从没见过这阵仗。”家住北京市通州区的柳女士看着路上的景象,不由感叹。据她介绍,印象中北京许久未见到如此大的沙尘天气,路面的能见度让她走起路来格外小心。

记者在北京市走访看到,整个城市皆在黄沙笼罩之下,路上车辆缓行,行人步履匆匆,用口罩、纱巾等裹紧了自己的脸庞。偶有人扫码使用共享单车,轻拍车座,扬起一阵灰尘。

数据统计显示,进入3月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北方沙源地开始解冻,但降水较少,同时北方冷空气活动仍然频繁,大风天气多发,容易把地表的土或沙吹起来,形成沙尘天气。

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解释,这次沙尘天气的成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前期整个蒙古国,包括我国西北地区气温偏高明显,普遍偏高5至8℃,蒙古国大部分地区近期的降水比较稀少,地表条件非常有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另一方面,受比较强的蒙古气旋影响,从新疆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包括华北北部,先后出现6到8级阵风的天气,为这次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相关条件。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所长朱江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年北京的沙尘天气少了,主要是沙源地到北京的大风少了。“防护林降低了本地的沙尘。”朱江说,近年我国三北防护林等使沙源地的“起沙条件”获得了一定改善,但生态脆弱问题仍不可忽视。

面对沙尘天气,生产生活如何保障安全?

3月15日在北京市正阳门附近拍摄的沙尘天气。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突如其来的沙尘天气打乱了城市原有的步伐。北京市教委15日上午发布微博,建议各区教委、直属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及校外教育机构暂停户外活动并做好健康防护。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15日在其微博提示,受沙尘天气影响,道路能见度差,市民外出驾车时应注意交通安全。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交通行业。15日早高峰时段,北京城区多处出现交通拥堵现象。针对今天的沙尘天气,北京大兴国际机场9时许启动低能见度运行程序和大风蓝色响应程序,部分航班受到沙尘天气的影响。

沙尘飞扬,但一线劳动者并没有退却,环卫工人、车站客运员、快递小哥、交警等依旧坚守岗位,为这座城市保驾护航。例如,北京市环卫部门针对大风天气,在道路作业时加强白色污染物和树枝的捡拾作业,尽量增加洗地作业频次。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等提示,沙尘天气下,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尽量不要到室外活动。公众外出时请佩戴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外出归来应清洗面部和鼻腔。同时,天干物燥,应注意防风防火;做好室外搭建物和广告牌加固,户外高空作业注意安全防护等。

北京市气象台气象服务首席吴宏议表示,受偏南风影响,16日可能会出现沙尘回流的现象,北京市的PM10浓度会短时升高,市民仍应做好防护。(记者 田晨旭、倪元锦、关桂峰、王晓洁、赵琬微)

来源 | 新华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