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巧利带来了《关于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提案》。她建议,尽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同时为学校配齐配强校医,可采取购买医疗服务、校医室托管等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建立校医队伍。
张巧利指出,《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作为目前学校卫生工作最重要的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实施了31年,很多条款已不适应新时代学校卫生工作实际。
近年来,学生常见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根据相关调查发现: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12岁组学生恒牙患龋率为38.5%;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9.6%、肥胖率6.4%;学生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急需关注。
据统计,中国儿童精神疾病负担占儿童总疾病负担比超过11%,其中焦虑、抑郁症、品行障碍等居前列;此外,发生在学校的传染病及食源性疾病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八成以上;另外,不良生活习惯,如过多食用含糖饮料、户外活动少、伤害等健康危害行为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与之相对应的,是学校卫生工作队伍建设之后,主要表现在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校医职称晋升、继续教育和培训进修得不到保障等方面。
因此她建议,尽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研究制定我国学校卫生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学校卫生工作的法律保障和顶层设计;不断探索创新适宜的校医队伍建设模式。可采取自主招聘、购买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校医室托管等模式,多形式多渠道地建立达标的校医队伍;
同时,教育部门应加强与财政、人社、卫健等部门协调,切实解决校医编制、待遇和职称晋升等问题;研究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评价体系,强化考核监管,以考核倒逼各项工作的落实。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