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 | 葛亮《瓦猫》:以“匠人”为引,寻找人的尊严与信仰
2021-03-05 14:2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良工”与“故物”相互成全,是审视文化传统,重认匠人精神重要的一体两面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 磊
图/人民文学出版社供图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葛亮的最新小说《瓦猫》,该书是继《北鸢》后的又一力作。书中篇目曾入选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阅读题,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热议,发表后入选《收获》年度文学、《十月》年度小说等重要榜单。

《瓦猫》一书事关手艺,三段人生故事讲述一唱三叹的人物命运,其中涉及古籍修复师、理发师以及陶艺师三个传统匠种,呈现出多元的叙事风格和气象。

此次以“匠人”为故事之引,葛亮寻找的仍是人的尊严、执着与信仰,时代开阖变迁之际,人的遭遇与变革,一鳞一焰,是为匠传。(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缘于祖父著作手稿救护

“匠人精神”,是这些年持续热议的话题,并逐步由专业领域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而成为我们重新审视和诠释文化传统的一个切口。

葛亮的祖父葛康俞教授是著名的艺术史学家,于抗战期间在四川江津凭借记忆完成了专著《据几曾看》,至今仍被中国古代书画研究者奉为圭臬。因为祖父受损的手稿,葛亮偶然接触了“古籍修复师”这个行当,并亲自体会一本书被完整修复的全过程。

其中每一处细节都不可预见,每一处工作都具体而微。艰辛所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不一定能完成,而只有经验老道的师傅才能攻克。这一经历感染了葛亮,启发他写下“匠传系列”首篇《书匠》。

《据几曾看》书影

由此,“匠人系列”的书写命题形成,技艺不仅是谋生之道,更是匠人生命体验的集成。匠人们的内在精神品格牵引着葛亮,不断切近于他们的命运核心。在此后数年,葛亮深入寻访各地工匠,接连完成《飞发》和《瓦猫》等作品。

葛亮采访澳门木雕佛像非遗传承人

《瓦猫》中的三篇小说虽然都描写的是匠人匠心,但各有侧重。《书匠》是中西古籍修复之异同,讲究的是“不遇良工,宁存故物”;《飞发》是传承变与不变之争,持守与创新之辨;《瓦猫》更涉及匠人的的根本——吾随物性,以手摹心。

可见书中借“匠”所探讨,也正是人与物之间的默契。时移势易,以物作为见证。个体在时代中的跌宕,也以物作为一个又一个重要节点。“良工”与“故物”相互成全,亦成为当下的我们审视文化传统,重认匠人精神重要的一体两面。

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评价葛亮小说时所说:“葛亮有意识地在传承中国小说的传统、语言的力度与分寸的拿捏。他笔下的人物,即使在艰难的时世,那种仁义的理念仍未泯灭。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在这些人物身上得到了重现。”

独树一帜的抒情美学

葛亮曾被评论家称为“新古典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瓦猫》一书延续葛亮的抒情美学,语言清雅冲淡,叙事温润平和。

《瓦猫》中的故事有“故”与“新”之辩,是人的守恒,而小说家在古典与现代之间的翻译、创新,莫不是这种新旧之辩的再现。

《书匠》篇中提到一位书法家题赠古籍修复师静宜的四个字:“惜旧布新”。这其实也是葛亮创作的核心要义。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而自现代文学发轫以来,语言之争此消彼长,如何延续古典传统文脉,又在此基础上突破创新,其实是留给中国当代小说家的一道难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评论家黄子平曾说:葛亮创造了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文学叙事语言,既典重温雅又细致入微,写市井风情错落有致,写时代风云开阖有度,成就了这位“当代华语小说界最可期待的作家”独树一帜的抒情美学。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更致力将其作品推荐给广大青年学生们,称“这才是好文学该有的样子”。

《瓦猫》中的三个故事不疾不徐,贯穿其中的仍是一个“情”字,人与人之间的相识、相知、相守,在有限的叙事空间中创造了无尽的情感维度,再次说明了小说家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独到的叙述美学。葛亮已然以严格的工匠精神,实现了现代汉语与古典文学的有效衔接。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