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晶 林曦
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科技大省、开放大省,这些是广东的标签。广东“十四五”规划提出,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结合、互相促进,打通经济循环堵点。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正迈好第一步,努力夯实扩大内需、畅通双循环基础工作,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以更大魄力推进改革开放
根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公布的数据,广东2020年外贸进出口7.08万亿元,进出口规模占全国22%,稳居全国第一。同时,广东出口增长0.2%,已连续4年保持正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外贸取得好成绩,内需市场也在蓬勃发展。来自广东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广东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万亿元,连续38年居全国首位。
在畅通国内循环上,广东拥有丰厚产业和市场条件;在链接国际循环上,具备经验和环境优势。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葛长伟此前解读广东“十四五”规划时表示,广东将畅通双循环战略定位体现到总体要求和各重点任务中,并专章部署建设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突出强化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支撑、联通、撬动功能,推动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打造规则衔接示范地、高端要素集聚地、科技产业创新策源地、内外循环链接地、安全发展支撑地等“五个高地”。
“在疫情之下格力创造了很多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技术革新就应该围绕人民健康至上服务。”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在“十四五”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的制造业走向世界,就一定要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让世界通过品牌来了解中国。”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白云电器董事长胡德兆表示,广东有实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持续用力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幸福广东。
构建自主可控全产业链生态
近日,广东省工信厅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推出《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智造之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未来五年向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给予综合融资金额6000亿元人民币,包括提供贷款、贸易融资、投资、债券等综合融资服务,助力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是省工信厅接下来努力的重点工作。广东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表示,广东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工作,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服务等产业链条,构建自主可控全产业链生态。精准实施“广东强芯”行动,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四梁八柱”。
畅通双循环,广东需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重点畅通产业循环,大力开展稳链补链强链。
目前,广东正加快推动形成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工业发展体系,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推进重大短板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加快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争取新创建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筹建3-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深入推进2-3个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
扎实抓好消费升级等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蓝图指导下,广东规划部署了一系列推进城乡同步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措施。
其中包括,“实施新一轮省内帮扶、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万企帮万村’行动”“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大力支持老区苏区和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工作”等。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最新发布的《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提出,到2035年,广东的常住人口将达到1.3亿人。
截至目前,广东拥有1300多万市场主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1/10,形成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广东省商务厅方面表示,广东将继续扎实抓好贸易高质量发展,围绕实施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细化量化目标,落实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节点,带动商务各板块业务上新台阶新水平。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广东还将扎实抓好消费升级,培育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消费节点县,出台一批创造性引领性的消费政策。
“十四五”规划看广东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为现代化建设拓展新空间。
发挥湾区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推动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促进内外贸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
【专家点评】
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江:
以优势企业为主导构建区域性产业链
广东是经济强省,2020年GDP已超过11万亿元,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外贸大省和消费大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的背景下,广东既与国际接轨、深度参与国际化市场,又拥有需求旺盛的内需市场,是连通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节点。
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实力上来说,广东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广东该如何落脚呢?首先,广东要持续打造一个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要与国际规则接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优化,既能引进来也能走出去,让广东市场充满活力。
其次,广东要抓住数字化经济,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在5G“新基建”、“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浪潮蓬勃发展的今天,广东传统产业要跟上时代步伐,加快转型升级,构建起自主产业链,让产业链上下游生态都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第三,广东要对优势产业集群进行梳理。在继续加强巩固优势型支柱产业集群的同时,创新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不断提升国内市场的重要性。
广东不仅要引进巨头企业,还要打造自身的龙头企业,深耕国内市场,挖掘国内消费潜力,构建起以广东优势企业为主导的区域性产业链。(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