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南沙怎么干?权威解读来了
2021-02-25 20:0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未来5年乃至15年,南沙这么干!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豪
通讯员 罗瑞娴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南沙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备受关注的《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会议审查。

未来5年乃至15年,南沙怎么干?列席本次会议的南沙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张家茂接受了专访,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科技创新、培育产业新动能等领域,解读“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1、展望“十四五”

1.“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南沙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如何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谋篇布局?

《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进行谋篇布局,全文15章62节均有体现“三个新”要求,并各有侧重。

首先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十三五”时期,南沙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举措,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辟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建设新局面。

从数据看,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8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22亿元、源于南沙税收总收入657亿元、进出口总值2265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71%、48.6%、97%、48.5%,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累计落户企业15.8万家、增长8.5倍,引进197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面向“十四五”,《规划纲要》深入分析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判断南沙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进而提出二○三五年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以区委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为依据,以五大发展理念谋篇布局。第二章至第十四章主要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数字化建设、改革开放等领域提出13项主要任务。

第三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规划纲要》专章部署,强调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对外贸易提质增效,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明确了四个方面目标任务:一是着力拓展投资空间,二是持续扩大消费空间,三是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四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2.《规划纲要》的亮点是什么?

一是提出了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的“一核两带三芯多极点”的全区科技创新空间格局。

二是结合我区战略和资源优势,提出了做强高能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大高质量的先进制造业、做优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做精高效都市现代农业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提出了“一城四区”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四是专设了“重点功能片区发展方向”专栏,提出了13个重点功能片区的发展定位和发展重点,强化规划引领作用。

五是结合我区特色,设立专节突出了推进与港澳全面合作,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容提质,建设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高水平建设南沙科学城、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内容。

二、聚焦创新

3.“十四五”时期,南沙计划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构建全链条创新发展路径?

在《规划纲要》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作为第一项主要任务,可见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四五”期间,南沙将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主动融入湾区协同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节点。

在具体举措方面,从创新布局、平台、企业、人才、体制等五方面进行统筹谋划,提出建设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的大湾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构建“一核两带三芯多极点”的科技创新空间格局,形成南沙科学城“一核”引领,北部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南部海洋经济和未来产业带“两带”区域协同,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三芯”点轴联动,南沙资讯科技园、粤港深度合作园南沙枢纽片区、蕉门河中央商务区、南沙湾创新合作区等多极点战略支撑的多层次发展格局。此外,南沙将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完善提升“1+1+3+N”高端创新平台体系,既要推动建设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也要高水平建设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N个高水平研究平台。同时,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特区,建立健全创新体制机制。

4.“十四五”时期南沙进入培育产业新动能的关键期,在壮大发展新兴产业和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什么谋划?

南沙坚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首先,提出要做强高能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全力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打造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着力推动航空航天、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优势产业加快发展。重点培育区块链、量子科技、纳米科技等未来产业,将南沙区建成全国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引领区。

第2,要做大高质量的先进制造业,推动汽车、船舶、海工、装备、材料、信息等优势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迭代升级,打造“南沙制造”新名片。

第3,要做优高品质的现代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航运服务、金融商务、科技服务、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商业零售、餐饮、教育、健康、文化、旅游、养老、育幼、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发展,促进文商旅体融合。

此外,要做精高效都市现代农业,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陆海统筹的海洋开发格局,打造广深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优化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强化产业发展要素保障。

三、营商环境改革开新局

5.“十四五”时期营商环境改革领域有哪些规划设计?

“十四五”时期,南沙将发挥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平台战略作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在若干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营造国际一流水平的营商环境。着力抓好以下方面:

一是强化制度集成创新,加快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全球溯源中心、全球优品分拨中心、全球报关服务系统等平台建设,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容提质。

二是坚持最高最好最优,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创新引领示范区和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健全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筑牢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三是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造大湾区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

四是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五是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信用监管体系,深化“信易+”等信用信息创新应用,建设信用治理创新先行区。

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6.在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上,南沙将有什么举措?

“十四五”期间,南沙将紧紧扭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纲”,推动平台载体“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人员交流“心联通”,纵深推进与港澳全面合作。

一是高水平推进粤港深度合作园,创建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加快导入更多港澳优质产业资源,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新空间。强化与港澳联合科技创新,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优化科研资金跨境拨付使用,推动重大科技设施共享使用。

二是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完善粤港澳规则对接常态化交流平台,率先在口岸通关、金融互联互通、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法律服务、医药卫生等重点领域实现突破,打造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

三是完善便利港澳居民政策措施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试验区,加快营造与港澳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环境。

此外,在打造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方面,南沙将加快轨道交通、高快速路和城市骨干道路建设,重点推进深茂铁路广州段等国家铁路建设,加快地铁18号线建设,开展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前期工作,推动狮子洋通道、穗深通道、地铁15、31、32号线、明珠湾隧道等项目规划建设。推动形成“七横七纵”的高快速路网布局。以重要功能片区、重大战略支撑项目、重要文化旅游景区为重点,完善区内交通骨架路网。构建铁路、航运、航空、公路“四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在建设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方面,发挥南沙作为广深合作“桥头堡”作用,坚持以改革联动为牵引,学习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率先复制应用试点经验。以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建设为契机,优化调整万顷沙南部区域规划,加快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道路交通市政化联接,积极承接广深两大核心城市科技创新、国际商贸、金融服务等功能辐射。

五、门户枢纽建设

7.面对当今全球环境,南沙将如何建设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十四五”期间,南沙将实施枢纽聚合策略,巩固提升国际航运、贸易和金融服务等枢纽服务能级,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促进高端资源要素加快集聚、高效配置,提升门户枢纽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对外开放。

着力抓好以下方面:

一是强化国际航运枢纽能级,依托世界级海港资源,将南沙港区建成现代化综合性国际门户枢纽港,并深化港口资源和港航交流合作,完善港口航运综合服务体系。

二是建设新型国际贸易枢纽,高水平建设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塑造综合保税区竞争新优势,强化新型国际贸易枢纽功能。

三是打造金融开放创新枢纽,高起点建设广州期货交易所,高标准建设国际金融岛,推动筹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港澳保险售后服务中心等重大平台。大力发展跨境金融、航运金融、绿色金融、金融科技、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投资等特色金融。

四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多领域合作,加快国际交往中心新平台建设。

六、城市发展格局

8.南沙将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

“十四五”期间,南沙将依托山城田江海的空间形态,科学合理提升城市空间布局,塑造各具特色、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一城四区”组团式城市格局。中心城区依托明珠湾区、蕉门河中心区、南沙湾片区,加快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打造大湾区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城市副中心服务中心。

庆盛片区依托庆盛枢纽,建设科技创新应用型高地,重点培育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研发与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北部片区加强与顺德地区同城化建设,打造南沙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大湾区重要的生产服务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南部片区重点提高国际化服务水平和航运服务功能,重点布局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加强生态廊道及南沙湿地的保护,建设国际旅游度假中心。海港片区重点发展港航物流、船舶海工装备等海洋经济,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核心承载区。不断优化城市生态网络、交通网络和生产生活网络,促进枢纽、城区、片区之间互联互通和功能互补。

此外,《规划纲要》明确了明珠湾起步区区块、蕉门河中心区区块、海港区块等13个重点功能片区发展方向,将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统筹各片区产业分工、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实现产业协同、资源共享、环境共治,打造成为各具特色、多点支撑、协同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

七、坚持共享发展

9.南沙将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示范区?

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教育、医疗、民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短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加大对示范性特色优质普通高中投入力度,加快引进建设一批优质教育项目,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训体系,打造优质均衡创新国际化教育新格局。

二是推进重大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省中医院南沙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沙院区)等高水平医院,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医疗中心。

三是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高质量就业和收入稳步增长,提升人口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基本权益,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