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破解春运空管难题,空中交警“实验室”推出辣招
2021-02-06 21:2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仪表着陆系统通过无形的无线电波在跑道上空标示出一条缓缓下降的“坡道”,引导飞行员无惧雨雾等天气状况,安全精准地降落到跑道上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珩
通讯员 郑琬琳 黄思怡 郭嘉莹

每年春运,都是对“空中交警”空管部门的挑战。今年,这群“空中交警”再次通过自主研发,给出了民航空管运行难题的“解题答案”。

在航班降落的过程中,仪表着陆系统(俗称盲降)设备是飞行员的“最佳搭档”。该系统通过无形的无线电波在跑道上空标示出一条缓缓下降的“坡道”,引导飞行员无惧雨雾等天气状况,安全精准地降落到跑道上。

“操纵杆轻缓一点,对,稳住!”在停航的机场跑道头上,中南空管局实验室研究人员李胜强和技术团队正利用无人机监测民航无线电信号。宽沿的太阳帽也挡不住跑道上刺眼的阳光,他黢黑的肤色正是风吹日晒中戴上的黑色勋章。

为什么要在停航的机场飞无人机?这是中南空管局设备应用技术开放实验室巧解民航机场盲降设备状态监测难题的两个“辣招”之一。

在中南空管局设备应用技术开放实验室,一架大型的多旋翼无人机正在组装。民航中南空管局研发并利用无人机搭载自研测试仪表,为盲降等空管设备提供日常运行中所缺少的信号监测手段,实现了民航无线电信号的日常监测,为民航设备“医生”们提供了保障春运航班更有力的“听诊器”。

除了无人机,中南空管局设备应用技术开放实验室还有另一个“辣招”。中南空管局联合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完成科技攻关,巧妙利用实际飞行的航班作为载体,通过机载数据为机场导航设备日常“体检”,开拓了又一崭新渠道。该技术突破了外国技术限制和壁垒,成为在全球范围该领域的先行者。

我国此前没有基于机载数据分析仪表着陆系统信号的先例,中南空管局实验室研究人员必须从零开始巧妙“解题”。

盲降设备发射的信号复杂、精度要求高,利用已有航班机载数据对其进行信号质量评估难关重重。项目组参考了上百个飞行校验报告与图纸,针对飞行校验关键参数与曲线逐个突破。

为突破技术链上的瓶颈,研究人员无数次尝试猜想和推倒重来,在广州白云机场、南阳机场进行了多次飞行验证,分析结果一致性好、精确度高,多项数据与飞行校验结果标准差小于1%。

“飞到艳阳高照,飞到圆月高挂。”李胜强经常用自己独特的幽默稀释大家的疲惫。每接到一次无人机监测的任务,研发团队就要迅速奔赴机场,抓住正午或凌晨稍纵即逝的停航检测机会。

他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测试和协调,每次飞行都容不得半点错误,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精确。广州、南阳、梧州、洛阳……无人机在一个个机场跑道上升起,监测着肉眼看不到的航无线电信号,为航班安全“盲降”做好充分保障。

这些“高科技”在2020年抗疫期间,就已大显身手,为湖北省内机场导航设备正常开放、保障抗疫航班安全降落提供了监测服务,缓解定期飞行校验截至时间临近难题,确保抗疫航班正常起降。这些技术同样被应用在2021年春运保障中。有了这些利器,民航无线电信号实现了从定期监测到日常监测的跨越式进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