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通讯员 黄璀玥 张立志
图/视觉中国
还有一周就到春节,春节是阖家团圆、其乐融融的时间,然而大家在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的同时,也常常会因外出游玩或者作息紊乱而深感疲惫,出现周身酸痛等不适。
如何过一个快乐、舒适、健康的春节假期,骨科专家送您三个健康锦囊。
锦囊一:“神兽”游玩,安全系数很重要
全家人的安全健康,第一个需要关注的便是家里的小朋友。寒假“神兽”回归,适逢春节假期,家长们都想带着孩子出去游玩。每逢节假日都是骨科的“高峰期”,儿童骨骼较为脆弱,不慎跌倒,易导致骨折的发生。
“导致骨折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暴力冲击和高空坠落。”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西关正骨医院)门急诊副主任医师江少波表示,儿童常见的游玩项目有自行车、滑梯、滑板、轮滑、卡丁车、蹦蹦床等,这些游玩项目都有潜在的危险性,如果在游玩时缺乏安全保护措施或者家长们监管不到位,很容易出现意外。
江少波建议:孩子在玩耍时家长应注意照看小孩,避免让孩子爬树和攀爬翻越护栏,以免发生坠落伤;玩滑梯时注意看护,避免孩子们下滑时扎堆拥挤,相互挤压造成骨折;游玩前需检查游玩器械的性能和保护措施;给孩子换上合体的运动装和运动鞋;玩滑板、溜旱冰、卡丁车等项目前需帮助孩子戴好头盔、护肘、护膝等护具,并在安全措施齐全的正规场所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建议回避像儿童玩蹦床这类危险系数很大的项目。
“儿童骨折具有愈合快、可塑性强,畸形发生率高等特点。”江少波强调,对于骨折的应急处理,不能简单地把儿童看作是缩小了的成人,也不能完全按照对待成人的方法对待儿童的骨与关节损伤。万一不幸发生扭伤或者骨折,不建议大家在家自行用药或者复位处理,应尽快到正规的骨伤科医院急诊就诊。
锦囊二:老人宅家,这些“高危区”要关注
今年春节,不少街坊响应政府号召选择就地过年、宅家过年。
“冬春季节,南方温差较大,气温比较低的时候,老年人要注意关节保暖。”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西关正骨医院)门诊部主任医师李少伟指出,气温下降是诱发膝关节炎的一个原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寒腿”,温度低的情况下,老年人尽量不要选择爬山这类运动,上下楼梯时动作稍微放慢一点,保护好自己的膝关节。
冬天穿衣服比较厚,会导致人体关节灵活性下降,家里有些看上去很平常的地方,像浴室、卫生间、厨房、阳台这些容易有水迹、油渍的地方,老年人摔倒受伤的概率很高。
李少伟建议:在地板上铺上防滑垫,老年人避免赤脚进入此区域,应穿上防滑拖鞋。在卫生间马桶附近装上用于扶持和借力的扶手装置,及时清理地面的水迹、油渍,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各类物品摆放要合理、不碍道。
此外,很多老年人有入睡困难和夜里易醒的情况,自行起床活动或者上厕所时,我们应该在卧室里安装感应式的小夜灯和地灯,防止老年人夜里起身时因光线不足而发生意外。
李少伟强调,老年人摔倒受伤后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千万不要因春节就医“不吉利”“意头不好”而忌讳到医院,或者因疫情期间害怕去医院,在家自行处理,以为熬过去了就没事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家医院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专科分诊流程,大家不必担心。
锦囊三:低头族注意,“葛优躺”要不得!
每逢长假过后,不少专科医院门诊、理疗室都会大排长龙,很多都是青少年。原因是春节期间,长时间的低头看手机、打游戏、久坐少动等,都会引起各种假期综合症的发生。
“颈椎病已成为当下‘低头族’的常见病,多由不良生活体态导致。”广州市荔湾区骨伤科医院(西关正骨医院)治未病科吴伟志副主任医师表示。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常见症状有颈肩部疼痛、肢体麻木无力、头晕等,部分严重一点的还可能出现耳鸣、恶心、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长时间的不良坐姿和低头看手机、颈部受凉、枕头高低不合适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很多人在感觉脖子僵硬的时候,以为通过不停地晃动或扭动脖子,发出“叭叭”的声响就能达到预防颈椎病的目的。吴伟志强调,这些动作要不得!极有可能会导致关节磨损,甚至出现颈椎小关节错位,颈椎活动受限并疼痛难忍,加重颈椎病。
吴伟志建议:春节期间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颈肩部吹风受寒,避免随意晃动或扭动脖子,坐有坐姿,尽量保持抬头挺胸的姿势。最重要的是,一个固定的姿势不能持续时间太长, 40分钟必须改变姿势和舒展一下身体,活动5分钟-10分钟,可以做颈部操和肢体拉伸活动,或者采用耸肩、头颈部后伸或伸懒腰这些动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