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布2021城市管理十大关键词,《莞家》画刊入列
2021-01-29 21:0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羊城晚报联合东莞城管局共同主办《莞家》画刊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波

1月28日上午,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组织召开2020年度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总结会议,盘点“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度全市城市管理工作情况,科学分析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精心部署2021年城市管理工作,同步发布了2021城市管理十大关键词。由羊城晚报联合东莞城管局共同主办的《莞家》画刊成为关键词中的一部分。

《莞家》画刊今年将更为双月刊
《莞家》画刊今年将更为双月刊

以下为十大关键词具体内容:

1、 城市管理大辞典

启动《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指引》(“精细化管理大辞典”)的编制工作,努力通过标准体系的建立,让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切实解决“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的问题。

2、法治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智慧化“双轮驱动”

科学制定城管领域系列行业标准指引,并全面推进执法大练兵大比武、执法质量考评监督、驻队律师等“执法规范化”三项工作。推进智慧城管(一期)建设,强化城管业务的数据挖掘、分析、交换、应用。推进智慧城管(二期)项目立项,着力构建集业务指导、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公众服务、数据汇聚、数据交换,以及特色创新的“6+X”东莞智慧城管平台总体框架。

3、生活垃圾分类

持续推进“3+3”“1+1”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建设500个有害垃圾收集箱房、1000个可回收物便民交售点,四个街道共创建66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全市创建45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

4、“两个一百”工程

在全市培育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村(社区)特色举措,总结提炼不同类型的管理模式,选树100个精细化管理示范村(社区)。开展100个街道、村(社区)品质提升工程。各镇街自行选定村(社区)或街道,实施全域品质提升,营造“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的城市环境。

5、“公园城市”计划

大力推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在全市种植不少于3.3万株开花乔木,打造不少于30条整洁干净、绿树成荫的林荫大道,为城市景观增色添彩。建设改造100个口袋公园,推进东莞植物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努力将元美公园打造成综合性示范性城市公园标杆。

6、精细化管理“五件套”

不断扩展“行走东莞”“洁净城市活动日”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洁净城市指数测评”量化考核,“红黑榜”晒美亮丑,将考核纳入智慧城管(二期)项目,实现前端双随机、过程全轨迹、结果细分析。以“城市论坛”广集民智,将考核发布点评和全民问政于一体,打造连接政-企-民的开放沟通平台。

7、市政设施服务及景观品质提升工程

开展千里人行道畅通工程,整治人行道不少于200公里,整治人行道梯级不少于2000个,清理废旧设施不少于500个。开展城市“暗区”专项整治行动,照亮群众回家的路。持续开展“城市品质示范路(街)”打造行动、“千箱美化”和“万池修整”专项行动,完成市政箱体美化不少于2000个、树池修整不少于1万个,并打造“莞味广告示范街(区)”,试点建设一批具有“莞味”的信息牌、标识牌等城市导视系统设施。优化鸿福商圈街区,着力谋划打造具有东莞特色的高品位中心商圈。

8、“城管进一线、服务面对面”工程

全市建成不少于100座城市服务驿站和社区城管服务工作站,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拉动和群众的感情距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9、存量垃圾整治

加快推进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环保热电厂投产试运营,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2250吨/日。推进建筑垃圾处理“一镇一厂”建设,并分片区建设大型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推进存量垃圾整治,2021年,消化处理1000吨-1500吨/天的存量垃圾,释放土地面积至少50亩。

10、打造东莞特色城市管理文化体系

深化经营“洁净东莞·城市论坛”、《莞家》画刊、“品鉴东莞”等城管文化专属品牌,以及官方新媒体号,提高城市管理文化社会辨识度和参与度。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五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品游东莞”等东莞城管特色公关互动品牌活动,提升群众对城市管理文化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