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风物】抗战中校址屡屡搬迁 教育火种如炬不灭熄
2021-01-22 12:03 羊城晚报
抗战期间惠州也有段尘封的“西南联大”风云岁月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海婵 实习生 唐源泽

【编者按】  

今年是博罗中学创办95周年。在其办学史中,有一段艰难历史鲜为人知:抗战期间,博罗中学曾数度搬迁,屡次易名,一路坎坷却从未中断教学育人。

无独有偶,日寇铁蹄践踏惠阳,炸毁校舍之时,惠阳梌山中学、惠阳县立第一中学、持平中学和文明中学屡迁校址四处流亡,正如西南联大校歌所唱“绝徼移栽桢干质”。后来,四校合并为惠州市第一中学,更是印证了惠州“西南联大”的美誉。

事实上,这也是惠州教育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缩影。虽然办学过程曲折坎坷,但现如今的惠州市第一中学、博罗中学已成为东江流域顶尖学府,为社会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在惠州教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李海婵)

博罗中学
抗战四迁校址 学风百年不断

博罗首所现代化中学——博罗中学1926年创办。此后,数度搬迁易名改制,在坎坷中前行。现如今,博罗中学已经发展成为东江流域的名校。博罗人都说,现在当地社会栋梁大多出自这里。

校史口口相传
校友念念不忘

每逢开学之时,在博罗中学不乏这样的景象: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学生整齐有序地站在升旗广场上,校长将博罗中学近百年的历史向新生们娓娓道来:博罗中学于1926年创办,设在原罗阳书院所在地,定名为“博罗县立初级中学”。

1928年,学校迁至葫芦岭,即原博罗县的文化中心儒学学宫和明伦堂的旧址,此处地处罗阳镇东区葫芦岭南麓,濒临东江,风景优美。早在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本县名宦就对当时的学宫有过“枕泽碇罔、百狮峰,左龙江,右榕溪,萃灵据胜,甚壮观也”的赞叹。

儒学宫旧址老照片 博罗中学供图

同年,由首任校长刘陶裔发起募捐募建,郑明辉募捐完成,建成了葫芦岭下的二层洋楼新校,学校有了正式的校舍。这里也成了校友们最难忘的求学之地,还时不时回到老校区,看看那陪伴他们求学的白玉兰树、半斤楼和红楼。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博罗中学老校区。在篮球场前有一棵百年白玉兰树,根枝粗壮,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以前这里是儒学宫的旧址,现在儒学宫踪迹全无,只剩下这棵树了!”博罗中学党委组织委员罗德强感叹道。

在半山腰处,绿树掩映下,半斤楼和红楼静静矗立,绿叶红砖相得益彰。据介绍,“半斤楼”名字的来源还有个有趣的故事:该楼建于六十年代,是博罗中学地势最高的建筑物,因其建在半山腰,所以取名“半山楼”,到达半斤楼须登上七十三级台阶,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要爬上这座楼,要先吃半斤米饭,“半斤楼”的名字便流传下来。如今,半斤楼还在陪伴着源源不断的博中学子。放学后不少学生随着一层层台阶顺势而上,尽情玩耍。

博罗中学校友们心心念念的半斤楼 唐源泽 摄

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也收录在博罗中学新校区的校史馆中,供人追忆。一进馆内,可看到近百年的校史概览,四周墙上奖牌数不胜数。更为可贵的是,玻璃柜里还珍藏着一本本孤本资料,枯黄色的书本、毛笔字迹及书本破损的边边角角无不显露出历史的厚重感。记者翻开其中一本《博罗第一初级中学1953学年度第一学期呈报表》,上面详尽记载着当年学生的姓名、家庭情况以及考试成绩等信息,让人瞬间回到过去的时光。

迁校址易校名
师生齐心建校园

博罗中学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1938年,抗战爆发。同年,日寇窜入县城,罗阳镇第一次沦陷,因为罗阳镇接近前线,学校便迁往公庄,易名为“博罗县县立战时中学”。1939年,“战时中学”先借用桔子小学的校舍开课,后迁往显村。同年因省教育厅不同意战时中学这个校名,遂恢复了县立初级中学的原名。

同年5月,中共博罗县委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县立初级中学师生直接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学校培养了许多出色的革命战士、党的活动家和领导干部,林石群、韩景星、韩继元、林道行、林荣寿、林寿贤等都是博罗人民敬仰的革命前辈。

战火纷飞,学校四处流亡。1940年年初,县立初级中学由公庄迁回城内原址,随后迁往柏塘囤子里,又迁至黄田排。1945年日本投降后,县立中学再次迁回博罗县城。1949年10月,博罗解放,学校校名正式定为“博罗县立第一初级中学”。

战事休止,百废待兴,博罗中学的教学建设重提日程。1950年夏,为改善教学条件,学校发动师生每人拾取500块旧砖,拆除旧庙残墙断壁,盖起了一幢3间共180平方米的新教室。

这段往事让校友留下了深刻印象。五四届春三甲班的梁惠秋初入学的课室是在校道第一台阶东侧一间破旧祠堂,没有凳,书桌是用砖块垒起,上面铺木板。学生们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上课,坚持了一年。

“记得那时候,教音乐的杨易军老师创作了一首建校歌:东江河边,葫芦山下,让我们用双手建造自己的乐园,嗨嗨嗨呀嗨嗨呀嗨,要建设美丽校园,要绿化葫芦山。东江河水日夜奔流,幸福生活在前头……”梁惠秋在《母校记忆》中感叹:“当年,我们就是唱着这支属于博中的歌,在葫芦山脚挥锄挑土,开劈出篮球场,在河边劈出菜地试种番茄,在荒芜的葫芦山上种植‘尤加利’(即大叶桉)和菠萝,在学校周边废墟上捡砖头运回学校建筑工地……从五零年到五四年里,先后建起办公楼和一座在校门东侧的双层四室的教学楼。”

1978年,博罗县学校布局开始调整,校名由“博罗县立第一中学”改为“博罗中学”。而后,博罗中学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以及改革开放的洗礼,巍然屹立于富饶美丽的东江之滨。

校训首要爱国
百年学风绵延

爱国是博罗中学的校训之首,学生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至今看来仍熠熠生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博罗中学的进步教师领导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师生参加“晨呼队”和“晚唱队”,每逢墟日,还到街上唱歌、演剧,定期举行晚间火炬巡行。1938年11月,罗阳镇沦陷,学生积极参加抗日、参加中国共产党的不下30人,占学生人数的29%。1944年,县立中学学生二十余人集体投奔东江纵队。

1946年至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由于教职员工工资微薄,又常常被克扣、积欠、再加上物价上涨,员工生活非常艰苦。有些教师因饔飧不继,不得不到厨房里拾菜叶、菜根充饥。学生们看到这种情形便自觉发起尊师运动,自动捐献粮食和现金给老师维持生活,尊师情谊,感人至深。

在此期间,不少家在农村的学生自愿为游击队传递情报信息,有的甚至把游击队写的警告信掷入国民党县党部、县政府的办公地点,激发了革命人民的志气,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1951年,学生中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参军热潮,报名参军的学生有194人,经考核批准的有58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1%。

1950年秋,县内洪水暴涨,在一个洪峰到来的傍晚,学校组织师生出动抢险,一天内就抢救出两万多根用来修筑广汕公路的杉木,东江专署颁发了“结合劳动,创造奇迹”的锦旗。

虽历经坎坷,优良学风仍传承至今。“这段百年历史,也在不断推动我们去开拓创新,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博罗中学副校长钟小思说道。确实如此,博罗中学一直是惠州教育界的翘楚。2020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345人,再次位居全市第一,本科率达90%。在2020年9月24日,在惠州市召开的2020年度基础教育质量表彰大会上,博罗中学再一次荣获“惠州市高中教学质量一等奖”。

惠州一中前身
积极抗日艰难中前行 四校合并办学育英

日寇铁蹄践踏惠阳,炸毁校舍,惠阳梌山中学、惠阳县立第一中学、持平中学和文明中学辗转流亡多地,不忘在乱世中创造一张安静的书桌,为国家培养希望。新中国成立后,这四所学校合并为“惠州市第一中学”,被誉为惠州“西南联大”。现惠州市第一中学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岭南名校,培育出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子。

尘封梌山中学
教学楼遗址犹在

沿着中山北路找寻梌山中学遗址,大多数市民对梌山中学都已说不清楚。事实上,它就藏在惠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大楼内,进门右拐,可见锈迹斑斑的铁门,铁门内萧条的院落便是梌山中学的旧址。

记者看到里面杂草丛生,一栋木砖结构的三层欧式建筑矗立,建筑结构基本完好,野生的藤蔓盘缠在残破的窗户上,附近贴着“危楼请勿靠近”的提示牌。

长年上锁的铁门以及寥寥几笔的记载一度尘封了梌山中学的历史,鲜为人知。记者走访多方查阅到,梌山中学始创于1929年,首任校长是戴德芬先生,他约集热心办学人士,各校董联名致书县属各区的海外侨胞,募集办学捐款。

办学前期,梌山中学经费较充裕,建成一座三层大楼作校舍,它是当时城区内唯一的新建教学大楼。此外,还在多祝、平山、潼湖等区置有大量田产,在各墟镇购有店铺百数十间,年收大量租谷和店租。学校所聘的教师素质较高,大多是高等师范学堂或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各区乡,经考试录取。学校开办之初,只招了初一两个班,至1937年已发展为初中三个年级共9个班,学生340人。

屡搬迁经风雨
仍坚持培育人才

梌山中学的办学过程中,面临着无数艰难时刻,仍坚持教书育人。1938年,日军侵犯惠州,梌山中学被迫迁至惠东多祝,不久炮火波及多祝,学校又迁至惠东安墩,办学一年多,后又迁回多祝,梌山中学在惠东办学8年,学校规模大为减缩,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培养了不少人才。直至抗日胜利,迁回惠城梌山原址设分教处。

1950年惠阳县人民政府接管教育后改为惠阳第五中学,后搬走并新建了一座教学楼。惠东县建县时,正式定名为“惠东县多祝中学”。

梌山中学旧址欧式教学大楼外观基本完好

梌山中学在多祝的旧址,据说原来是一座阿妈庙,还有一部分是原来的盐仓。旧址外观看起来还是很壮观。青石板的台阶,花岗岩门框以及青砖砌到顶的墙壁,无不显示出这座古宅的辉煌。原先旧址的房顶已有部分倒塌,房屋四周墙壁保留完整。2019年进行修缮修复,现已完工。屋子正厅两侧各有3个小单元,可能是当年的教室。

梌山中学办学时间虽不算长,但为振兴地方文教发挥了积极作用,其办学经验值得今人借鉴。至今尚遗存的欧式教学大楼是中西文化融合的重要物证,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2004年,梌山中学旧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战火之中漂泊
四校合并为惠州一中

除了梌山中学,惠阳县立第一中学校、持平中学和文明中学等都在战争中浴火重生。根据记载,1929年,惠阳县立第一中学创立,借当时府城学院衙工读学校为校舍,办学20年间,先遭经费不足之扰,后经战乱迁校之苦。1938年起,惠州先后经历了四次沦陷,日寇轰炸,学校损毁,几经迁徙,艰难办学。

1941年,日寇空袭频繁,县立一中校舍8处中弹,教务处、理化仪器室及课室多处被炸毁。余宗森校长等人四处联系,欲迁至丰湖书院,但占用那里的第四行政专员公署和保安司令部拒绝迁出。县长出面请求亦无果。幸得当时的游击指挥所副主任兼副专员骆凤翔联合知名人士据理交涉才始得复校。艰难之时,师生们还组办了学生自治会,利用课余时间排练《精忠报国》《抗战的呼声》和《女战士》等话剧歌剧进行公演,配合抗战宣传。

文明中学旧址(现惠州西湖元妙古观)

持平中学在战火中诞生。1942年创设于惠州南坛,后迁紫金古竹秀埔,不久迁回原址。“持平”何意?其一,让学生饮水不忘掘井人,铭记创立学校的梁季平;其二,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这场空前的民族浩劫,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造成的,只有消灭帝国主义,维持世界和平,人民才有好日子过,因而又包含维持世界和平的要义。

文明中学原名文化中学,1942年创立,设址广州,抗日期间迁至香港九龙,1942年内迁至博罗罗浮山,次年又迁至惠阳横沥深柏洞,1946年秋,才在惠州西湖元妙观设校,直至新中国成立。当时设有高、初中各三个班,学生180多人,规模不大,却是完全中学。

战火休止。1949年10月,惠阳梌山中学与惠阳县立第一中学校、持平中学、文明中学合并为惠州联合中学。1950年9月又改为惠阳县第一中学 (今惠州市第一中学)。历经92个春秋的努力,惠州市第一中学已经稳居惠州市基础教育的龙头地位,成为享誉全省乃至全国的岭南名校。2020年高考中,惠州市第一中学正取生优投率高达90.59%,正取生本科上线率高达100%,全省文理科前50名共六人,名列广东省第四。同时,2001年至2019年高考,惠州市第一中学共培养出5位广东省总分第一名,15位全省总分前10名,26位广东省单科第一名。

省立惠州中学战乱时内迁山区仍坚持办学
昔日东江最高学府 开创东江近代教育史

广东省立第三中学,被认为是开创了东江地区近代教育的历史。在战火中,也难以幸免,曾迁至粤东平远,再迁河源蓝口,坚持办学。

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副所长、惠州文史专家何志成介绍,辛亥革命后,惠州府中学堂改为惠州中学。1913年,改为广东省立第三中学,首任校长苗致信。他任校长期间,多次报省拨款增建教室、宿舍,添置图书、标本、仪器,学校初具规模。1922年,学校毁于战乱,迁址至金带街陈家祠。1928年迁回原址复修校舍,并将西湖黄塘寺改建作教室宿舍,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

学校具有实力较强的师资,教学管理要求严格,采用每学期各级进行“甄别试”,促使学生勤攻学业来保证毕业生的质量。1931年,省教育厅督学韩国清到校检查考核,全省中学质量评比名列全省第五名;1933年,第三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全省高中毕业生会考,该校成绩名列全省第三名。据跟踪调查,1930年~1936年,该校各届毕业生报考大专院校或黄埔军校,未被录取的为数极少。

作为当时东江地方最高学府,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大革命、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该校的学生运动极为活跃。

1936年,学校改名广东省立惠州中学,后因日军侵袭惠州,学校迁至粤东平远,再迁河源蓝口,改名广东省东江临时中学。该校造就大量人才,当中出类拔萃的不少。1946年8月,东江临时中学迁回惠州县城,恢复原来省立惠州中学校名。

来源 | 羊城晚报
责编 |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