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种”带来“大产业”,一棵“自主”红掌为种植户节约种苗成本15亿元
2021-01-14 14:24 羊城晚报•羊城派
三位院士齐支招,广东部署种业翻身仗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悦

通讯员 粤农轩、穗农宣

图/受访者供图

2021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新一年经济工作中,提出要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其中明确提出把解决好种子问题列为全年8项重点工作之一,为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少见。

无粮不稳,种子和耕地事关我国粮食安全,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广东如何解决好种子问题?1月7日,广东专门召开座谈会,提出要以解决种源“卡脖子”为核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保障力度,支持一批重大关键项目攻关,集中力量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好广东种业翻身仗。

广东部署种业翻身仗

羊城晚报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拿到了一份广东种业成绩单:“十三五”以来,广东育成经农业农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17个,占全国同期确认总数的三分之一,名列全国第一,有效推动我省品种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美香占2号”等10个(次)品种入选第一至三届国家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会优质籼稻金奖,数量居全国前列。已建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12个,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8个;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6个,均全国排名第一。

以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温氏集团为例,企业秉承的就是“种为基石、良种先行、强产业必须先强种业”的理念,将自主品种培育、良种繁育和应用作为企业的核心要务和关键环节抓实抓牢。目前温氏育种业务总资产已达40亿元,在华东、华南、华中、东北、西南和西北布局了8个种猪育种分公司,在全国生猪主产区均布局有原种猪育种和扩繁、父母代种猪制种基地。

去年逆市大卖的广东荔枝,也因为广东将荔枝品种种植结构调整和更新换代的工作做在了前头,通过开展国家荔枝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育成井冈红糯、岭丰糯、冰荔、红巨人等一批突破性荔枝新品种,其中井冈红糯、冰荔在2018年中国国际荔枝产业大会上获得优质荔枝金奖,有力推动了广东荔枝产业转型升级。

站在建设种业强省的关键时期,广东种业发展中仍存在种子企业实力不强、种质资源深度鉴评少,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有待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短板。

如何牢牢握住种子这一农业的“芯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广东正以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种业强省为目标,着力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产业体系、监管体系三大体系,提升创新、竞争、保供、治理四个能力,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广东种业有了新的开局

7日召开的广东打好种业“翻身仗”专家企业家座谈会,请来了林浩然院士、刘耀光院士、吴清平院士等来自全省的7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以及省直相关单位、高等院校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共同为广东种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通过抓问题、找短板,尤其是种源“卡脖子”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的建议。

通过高位推进,广东种业有了新的开局。会议强调,接下来广东将以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为核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保障力度,集中力量开展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种子企业做大做强,以组建种业集团为突破口,探索研究科企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加大研发投入,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去年底第十九届广东种业博览会上揭牌筹建的广东种业集团,为广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种业集团,做强做大做优种业企业,也迈出了坚实一步。

广东打响种源技术攻关“第一枪”

8日,广东迅速打响种源技术攻关“第一枪”,我国首个以鱼类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鱼类南沙(南繁)育种中心在广州市南沙区渔业产业园开工。该项目以打造一流的育种技术高地、一流的现代种业服务中心、一流的水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为目标,实施后预计每年孵化草鱼、鲫鱼、黄颡鱼、加州鲈等水产苗种400亿尾,培育大规格优质苗种1亿尾。

与此同时,“广花”也传来捷报。由广州花卉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红掌新品种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近日荣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该项目主要针对国内红掌生产严重依赖国外品种、种苗和盆花生产缺乏统一指导标准等“卡脖子”问题,成功选育出深受市场欢迎的“小娇”“朝天娇”“福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掌新品种,研究集成制定了红掌新品种产业化技术体系。

“卡脖子”的问题一解决,以‘小娇’红掌为代表的“广花”红掌知名品牌,迅速在全省20个地级市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种植,红掌种苗和盆花生产新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小品种”带来“大产业”,因为这一技术攻关,广大种植户直接节约种苗成本近15亿元,直接新增社会经济效益近25亿元。(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沈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