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多项大豆技术(工艺)入驻广州国家农创“数字港”
2021-01-13 14:3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广东25年磨一剑或将实现中国“北豆南移”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通讯员 潘广、郭新波

25年磨一剑,记者从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获悉,自1995年启动以来,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方大豆”项目已经链动长江以南11省区2170余项大豆技术(工艺)抱团加盟入驻该中心“数字港”,科技成果评估总额(不包括大豆品种)达31.926亿元。“北豆南移”以及食用大豆自给正在从梦想变为现实。

“三无境况”艰难起步课题研究

据介绍,南方大豆项目缘起于1992年。当时,在科研界有大豆“袁隆平”之称的中国植物营养学科开创者之一严小龙从美国留学后返回中国,将大豆作为其毕生攻关研究方向,目的是为中国大豆在南方建立起“备胎”资源库、技术中心。

1994年,有多年大豆研究经验的年海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与严小龙一起正式组建南方大豆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当时,我国大豆平均产量仅为1.5吨/公顷左右,南方大豆产量更低,一些地区产量不到1吨/公顷;而类似于中国华南区、同样处于酸性红壤土地的巴西已经达到2.5吨/公顷左右,大豆品种改良的潜力非常大。

从1995年开始,课题组从无品种、无基地、无经费的三无境况,艰难起步,首先启动了南方地区优势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工作。课题组利用引进新的地理远缘的巴西高产耐酸铝低磷品种与华南当地高蛋白早熟品种桂早1号杂交,选育出了一批综合性状好,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系,并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建立起了热带亚热带国家大豆区域试验体系,为南方大豆的科研和生产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严小龙教授(左)与年海教授(右)

2006年课题组进入首个“高产期”

2002年起,课题组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课题组第一批新品种完成国家区域试验。2006年开始,课题组开始进入首个“高产”期,5个新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其中4个为第一育成单位,打破了一次一单位国审大豆新品种的审定记录,也填补了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豆品种的空白。

由于长期劳顿、过度透支,严小龙教授突发肠癌,救治无效,于2008年8月9日与世长辞,享年只有48岁。在关键转折点上,华南农业大学给予了课题组强大的支撑力量,一方面优化力量支持严小龙教授的助手廖红教授牵头继续沿承植物营养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叠加要素,重点支持年海教授加快南方大豆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的步伐。

廖红教授介绍南方大豆间套作模式

为了强化科技推广与转化力度,华南农业大学党委时任副书记胡浩民亲自挂帅,年海教授、严小龙教授已毕业的博士生刘玉涛及一批在读博士、硕士组成了专业队,专门从事南方大豆新品种和技术孵化转化。

亩产350-400斤(当地品种平均亩产160-210斤)、蛋白含量高达44-46%(当地品种平均39-42%)、油分含量与组分略高于地方品种,这些优良的表现,让常年种豆的百姓信服,大豆种植和豆制品加工、商流企业很快跟风而上,围绕南方大豆快速构建起了产业闭环。

南方大豆华夏3号新品种

保守估计带来经济效益192亿元

南方大豆项目成本低、见效快、链条延伸易等,非常适合产业扶贫。2008-2009年,课题组成员刘玉涛在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顺岭村挂职扶贫期间,发挥客家地区豆制品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从与当地百姓开展种植大豆比赛开始拉开序幕,一方面为当地豆制品企业提供高蛋白新品种原料,另一方面发挥自己营养学博士的优势,链接学校为传统豆制品工艺改良和新型食品研发持续赋能。

短短两年时间内,南方大豆项目从顺岭村扩展到了整个梅州市8个县近70多个乡镇。这不但引起了当地政府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香港政府、社会NGO组织也主动联系梅州市作为香港大豆、豆制品的原材料直供基地。南方大豆在香港有机种植示范,产生了很好影响,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有机认证中心等科研机构(NGO组织)也陆续加盟合作。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南方大豆项目已扩展到广东省21地市100余个县(市、区),并辐射延伸在南方五省推广,累加推广26个品种超860万亩,涉及生产和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410余家,新研发大豆月饼、豆酱、豆酸奶等新型食品13类52种,保守估计带来直接经济效益192亿元。

南方大豆与本地品种

已构建日臻完善产销闭环体系

在广东省转化落地的同时,课题组又参加了傅廷栋院士主持的“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油播种面积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华南大豆与甘蔗等作物间套作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支持下,课题组开始在湖南、广西、福建、海南、四川(部分区域)、贵州等地开展大跨域、小试点技术集成推广合作,陆续构建起了100余个繁育、生产、加工类合作基地超17万亩,延伸辐射带动周边220万亩大豆基地,其中湖南永州、四川简阳和南充、广西河池及都安等地已经发展成为区域性品种繁育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

这些地方推广生产的南方大豆根据广东市场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级后源源不断供应“豆蛋白”加工类企业,已构建起日臻完善的产销闭环体系。

据统计,自2006年始,课题组作为第一育成者审定了14个国审品种和12个省审品种。6个大豆新品种先后被列为广东省主导品种,华夏3号和华春6号被列入农业部主导品种。此外,还有3个品种在非洲莫桑比克审定。

作为标志性成果,华夏3号区域试验亩产高产记录达到305.9公斤(4.5吨/公顷),作为对照种也创造了308公斤的记录,该品种耐低磷、籽粒低镉积累,综合性状好,在高产、优质、耐酸铝低磷土壤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过去的25年,课题组还积累了大量的种质资源和研究材料,为进一步研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也催生了累累硕果。目前,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也已扩展为分子育种、根际微生物、营养组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几大板块。

“北豆南移”梦想成为可能

中国大豆“北豆南移”前景可期。

大豆是短日照植物,对光周期非常敏感,所以一直以来,中国的大豆主产地在北方。如何发挥华南区光、热、水等环境资源优势,实现“北豆南移”?

这个源于严小龙教授的科研选题,在科研人员的接力攻关下,2017年课题组终于成功定位、验证、克隆了巴西热带大豆的关键基因“长童期”J基因。团队在J突变背景下,利用化学诱变,获得一个新的突变体eoj57能够适应更低纬度种植,25年磨一剑取得了关键性进步,让“北豆南移”的梦想成为可能。

据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主任刘玉涛透露,目前广东省农业、发改、科技等部门都正在制定有关政策,全力助力这个中国大豆“南方芯片”的孵化转化,为“北豆南移”和中国食用大豆自给提供湾区动力。

据年海教授透露,目前,课题组正在进行再一轮3.0版本的科研体系优化,为即将到来的“东西协作”和“南北合作”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省供给侧改革基金、中信基金、碧桂园集团、喜之郎集团等平台正在与课题组、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紧密衔接,正联动广东省大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合作的上百家企业组建南方大豆科研与产业综合发展的航空母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