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编者按】
2020年12月28日,惠东县平海镇平海社区东市街在修建路面时,发现了一口古井,井口呈六角形,砖石堆砌整齐精致,十分罕见。当地文史专家考究后,确定该井挖建于清代,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清乾隆年间,家财显赫的大药材商何氏在住宅后院挖建了两口精美的私井。时移世易,这口私井一度湮没于时代变迁中。
据《平海镇志》记载,平海古城商贸鼎盛期长达150多年。明清时期,在平海经商的同乡或同业商人纷纷兴建会馆,交换信息、抱团发展。到了清代,平海三大商会之一的广行会馆盛极一时,商会馆的建筑遗址距离六角古井仅一步之遥,这绝非偶然。相关史料显示,药材富商何氏极有可能是广行会馆的成员。
广东有三大知名商会在平海设立了商会馆,可见昔日古城商贸的繁盛,而如今,仅广行会馆遗迹尚存了。(陈丽媛)
作者/汪洁
会馆是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凡商业繁盛之区,商旅辐辏之地,必设有会馆。明清时期的会馆,祭祀神祇与联乡情谊两种功能是合一的,会馆里大多设立祭祀殿堂,供奉神祇。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海禁开放,二十四年(1685年),平海设分口岸,正式与国外通商,成为归善县商贸集散地。自此,平海的商贸活动日益繁盛,汇聚了各地商贾,同乡的商人群体开始创建同乡商业会馆,平海已考证存在的会馆有广行会馆、潮州会馆、梅州会馆,均创建于清代。
遗迹尚存
广行会馆发现两碑刻,馆内曾供奉关圣像
广行会馆位于平海社区上中村东市街,创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广府商人集资创建,是平海目前唯一留存的一座会馆遗址。
广府商人是指明清时期广州府属下的珠江三角洲各县市的商人,他们创建的商会组织闻名遐迩。
广行会馆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三进三开间建筑,通面阔9米,通进深27米。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布瓦硬山顶,绿琉璃瓦剪边,正脊陶塑博瓦鳌鱼瑞兽,前后檐廊木构架上均饰有精美木雕彩绘瑞兽和花卉图案。
据东市街居民回忆,广行会馆二进厅正中塑有一尊右手执青龙刀、左手捋须的关圣全身塑像,像旁有一通大鼓,新中国成立初期,塑像与鼓尚存,后毁掉。
2017年12月,在广行会馆内发现两通碑刻。一通为《聚星会馆碑志》,一通为《重修广行会馆志》。《聚星会馆碑志》系砚石所刻,碑额字体较大,依稀可见横排“聚星会馆碑志”字样,正文左边竖排小字只剩“乾隆十弎年(弎同叁)李稳吉旦”字样。
《重修广行会馆志》碑高108厘米、宽59厘米,碑额横排7字,正文竖排750字,共757字,刻于道光元年(1821年)。
据《重修广行会馆志》的各店助金芳名开列碑文考证,广行会馆涉及商贸领域繁多。
历经重修
广府商人越聚越多,聚星会馆扩容更名
根据《聚星会馆碑志》和《重修广行会馆志》考证,广行会馆的前身是聚星会馆。聚星会馆由袁翼云等人创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扩建;并更名为广行会馆,道光元年(1821年)再次重修。
平海分口岸设立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聚星会馆创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由此可见,从朝廷设立平海分口岸至广府商人创建聚星会馆这22年里,陆续聚集到平海经商的广府商人已有一定规模。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也就是82年后,聚星会馆扩建并更名,说明“一栋数椽,规为不过粗就”的聚星会馆,已无法与高速发展的平海商贸活动同步,所以必须扩建,以容纳更多广府新商人加入。
从碑文所载的扩建规模,广府商人在这82年间,经近3代人的勤奋拼搏,乘平海的经贸发展浪潮,已积蓄了雄厚的资金并鼎立于平海。自创建聚星会馆始,广府商人就制定了严格的商业章程及乡规,并供奉关帝以凝聚乡人的义气与力量。
道光元年(1821年),广行会馆遭风雨破坏,广府商人能够立刻动用历年来的积蓄资金,并迅速发动捐款修缮,可见广府商人的团结以及在平海的商业网络之发达。
族谱溯源
潮州会馆因海上贸易而兴,如今遗址难觅
潮州会馆位于平海城内古潮州街上,现为平海社区今西元村石盘街,由清代刘氏家族创建,现会馆遗址已无迹可寻。
潮州商人,是指明清时期籍贯为潮州府、操潮州话语系的商人。史料显示,其商会组织成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后,涉及的商贸领域主要是海上贸易。平海城内刘氏家族把会馆、商业街设在清代口岸区域,可见其策略与目标。
据增修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的平海城《刘氏族谱(序)》记载,刘氏家族于雍正六年(1728年)迁居平海。据刘氏家族后人所述,其祖先迁居平海初期,居住在葫角村一间破烂的小屋里,大哥挑担走街串巷卖小百货,二哥三哥在码头当搬运工,姑嫂持家,数年后才开始跟随族人经营海运生意。
从族谱可以看出刘氏家庭当时的处境,从潮州迁到海丰时是寄居,从海丰迁到平海的原因是“因家储未裕”,族谱所载与刘氏家族后人所述可相互印证。
刘氏家族的三座大屋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共2000多平方米,具备“驷马拖车”格局,建造这一屋宇必须有大量资金。以潮州人勤俭创业的精神,不太可能在未创建潮州会馆、潮州街,以及海运贸易进入正常轨道的前提下,把资金投入到建设屋宇中求安逸。由此推断,潮州会馆应创建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前后。
昔日盛况
广东四大商帮,有三个在此成立过商会
梅州会馆位于平海社区上中村草街,始建于清代,新中国成立初期尚存,后被拆除重建民居。据附近的老人回忆,会馆为三进二开间建筑,木雕、石雕非常精美。
梅州商人(客家商人),是指明清时期嘉应直隶州的商人。史料显示,他们商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比广府、潮州较晚。主要以矿冶业、棉纺织业、制烟业和染料业为主。
广府、潮州、梅州(客家)、海南商帮,在明清时期被列入广东四大商帮,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后,广府、潮州、梅州三大商帮均在平海成立商会,足见平海当时已是繁华的商贸集散枢纽之区。
【文脉走访】
平海镇挖出“最美古井”
距广行会馆仅一箭之遥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丽媛 实习生 吕映葶
2020年年末,平海镇东市街在修建路面时,发掘出一口古井,引起多方关注。该井呈六角形,用料讲究,做工精美,形制独特,被当地居民誉为“平海最美古井”。据平海镇平海社区党委书记汪洁介绍,从井的形制和有关史料考证得知,此六角古井挖建于清乾隆年间,由药材富商何氏挖建。
六角古井坐落于旧时平海古城商贸最繁盛的街区,离当时赫赫有名的广行会馆遗址仅数十步远,并与纵横交错的老商贸街相通,将平海古城作为明清时期繁盛的商埠重地的历史娓娓道来。
走访:井旁老旧会馆仍见昔日繁华
记者随汪洁来到平海镇平海社区东市街看到,六角古井位于街道中央。街道路面作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来往行人都想凑上去一睹古井风采。
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这口井很漂亮,可以说是平海最美的古井。”
“看过这么多口井,也没看过这么精致的古井,石砖堆砌整齐精美,形制独特有韵味。”汪洁也指着六角古井感慨。
平海古城历史悠久,迄今已发现了不少古井,城内的“七星井”更是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打卡,但从形制和外观来看,都比不上这口六角古井。
离开古井沿熙攘的东市街前行数十步,便来到广行会馆遗址。数百年世事变迁,时光褪去了广行会馆昔日的华丽,墙体和砖木上写满斑驳与沧桑,部分区域年久失修已成危房。走进会馆,“通面阔9米,通进深27米”的三进三开间建筑格局,让人感觉十分气派;从残存的精美木雕和彩绘,也可看出昔日会馆的豪华。
广行会馆坐落于平海古商贸区域最繁华的地段,直通多条古商业街。清代,商铺从东门村一直向今上中村、西元村、葫角村延伸,长达数公里。记者在铁街看到,不少铺面有古色古香的清代木门,多家铺面仍保留着打铁匠劳作时使用的石台。
汪洁介绍,此前,他在会馆遗址内发现两通碑刻,并从中解读出广行会馆原名为聚星会馆,由广府商人集资创建,随着商会愈发壮大,会馆经多次重修扩建并最终更名为广行会馆。
溯源:古井曾是清代大药材商私井
据《平海镇志》记载,明清时期,平海在“盐引”“商屯”的驱动下,商贸活跃,集市兴盛。随着平海口岸开放经商,各地商贾涌入,并以同乡同业为纽带成立商会组织,广行会馆是当时平海有名的三大商会之一。
据居住在东市街附近的老人回忆,此六角古井所在位置原是一名清代富商住宅,原来有两口,另一口井如今已被覆盖在现代民房之下。
综合相关史料和口述资料可知,该井由清代大药材商何氏挖建,位于其住宅后院作私井使用。何氏经营的药材商铺名为“仁寿堂”,在当时十分有名,主要从香港等地购入药材类商品,再通过批发零售销往广东各地。
“古代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财力实力挖建私井,而该井从形制到用料,都远优于一般私井,这反映出何氏商人家境显赫,财力雄厚。”汪洁说,何氏原籍东莞,其宅邸距离当时的广行会馆仅数十步远。查阅广行会馆重修芳捐名单,东莞籍何氏赫然在列。
“很明显,药材商何氏是广行会馆的成员之一,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明清时期平海古城商贸活跃,富商云集的历史事实。”汪洁总结道。
保护:广行会馆遗址或建为博物馆
随着六角古井复现,各界的目光开始落在古井和广行会馆遗址的保护利用上。平海镇党委书记方洪军表示,对六角古井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与此同时,不少惠州本地的文史专家呼吁,应从罕见的六角古井着手,将承载平海商贸繁盛历史的遗址文物保护利用起来。
“发现六角古井后,惠东县博物馆也派人前来考察,目前计划修复加高井口边缘,设置围栏并挂牌。”汪洁说。
不过,六角古井位于东市道路中央,修建保护围栏是否会影响通行?汪洁回应称,老城街道窄小,基本没有轿车开进来,而村民出行多以步行和摩托车为主,不影响通行。
六角古井旁边有一家小卖部,店主表示支持保护利用古井。他认为,这口井很特别,今后若名气大了,有望带动东市街一带的客流量。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则提出,古井是村民自发筹资修路时发现的,希望相关部门通过古井关注到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需求,并给予更多资源支持。
对于广行会馆遗址,记者获悉,平海镇政府正规划将其修建为博物馆。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