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越秀区博物馆展出四百年前的牌匾
2021-01-05 20:1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其中一块清雍正十三的《武魁(刘大受 受)》匾尤为珍贵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图/主办方提供

新年伊始,各大文博机构均推出不少文化大餐,越秀区博物馆以新展览迎新年,该馆在1月1日至2月29日展出的《隽永地栖居——传统牌匾文化展》,共展出27块牌匾。

展览内容分为功名教育、祝寿贺岁和声望颂扬共三大内容,上至明万历年间,下至民国,时间跨度超过400年,其中最早的“德重清评”匾,距今已413年。

展览现场

牌匾,又称匾额、扁牍,简称为扁、匾或额。作为一种题写悬挂在建筑物上的综合艺术品,牌匾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其既是中国古典建筑与传统文化珠联璧合的范例,也是中国文辞与工艺之美的集大成者。

牌匾融文学、诗词、书法、雕刻、篆刻、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多种文化表现形式于一身,其题词惜墨如金,使用的词语简洁、凝练而富含深意,既彰显人的丰功伟绩、美好品德,又勉励和教育人积极进取、奋发向前。

据展览的主办方介绍,最早的“德重清评”匾,距今已413年。

这些匾额的题匾人,大多数都是当时的文人学士或达官显贵,他们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所题的内容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家思想精髓,文字表达了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本次展览共展出27块牌匾,其题词不仅言辞精辟、寓意深厚,而且书法精湛、制作考究。内容分为功名教育类、祝寿贺岁类和声望颂扬类,反映了进取、和谐、团结、安定的社会价值观,承载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经年累月发展至今,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点的牌匾文化已拥有丰富的内涵以及多样的形式。

牌匾的价值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涉及社会民俗、思想文化和美学艺术等领域。阅读牌匾,不仅可以欣赏传统书法艺术,还可以学习不同的生活智慧和处世哲学,领悟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武魁(刘大受 受)》匾

“题字人决定了牌匾的价值。”展览策划人黄永亮为记者介绍了一块清雍正十三的《武魁(刘大受 受)》匾,“清代重文轻武,赠武魁匾很难得,而且又是在清雍正年间,尤为珍贵。”

值得注意的是,展厅有一幅手绘牌匾藏品图,这是抗战时期的藏品。因为家园被毁,主人为了让后世子孙铭记祭奠家族先辈,特将祖先牌位记录下来,其中就包括一块牌匾,这也足见该主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