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滇扶贫协作|易迁群众如何融入?他们开了“感恩超市”、扶贫车间……
2020-12-22 11:4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中山力助盐津县水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曦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奇

“连续阴了好几天,今天好不容易出了太阳,我们都出来走走,和街坊邻居拉拉家常。待会儿,我去菜市场和感恩超市买点东西,回家做饭,等儿子儿媳从就业基地下班回来,小孙子也放学了,一家人好好吃个晚饭。”这就是安置点老人们安静祥和的一天。

12月20日,“粤滇扶贫协作” 联合主题采访活动媒体团一行来到云南昭通市盐津县水田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到了群众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中山市力助云南盐津县水田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广东中山,地处沿海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昭通市盐津县,位于乌蒙腹地,贫困程度较深。相隔千山万水,原本并无任何交集的两个市县,却因一次历史性的机遇而结亲。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和广东、云南两省安排,2016年9月起,中山市与昭通市盐津县结对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战略部署,犹如一条跨越时空的红线,将中山市与盐津县紧紧地连在一起,双方结缘牵手,围绕共同使命,如今交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高质量“盐津答卷”。 现行标准下的建档立卡人口24279户110588人已全部脱贫。

万人安置点的搬迁故事

走进盐津县水田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新楼房,干净的街道和马路,各式各样的社区配套设施,小孩子在玩耍,老人在晒太阳,一幅安居乐业的美好画面。

中山派驻盐津扶贫干部、盐津县委常委、副县长陈文权对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表示,盐津县水田安置点是昭通市9个万人安置点之一,搬迁贫困群众3068户14136人。

水田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是重中之重。李永顺是2019年搬入新居的。在入户采访中,他告诉记者,他家以前都是土坯房,住在高山上,冬天很冷,下雨天也麻烦,但是家里五口人有老有小,负担很重,也没钱修缮房子。

“去年9月搬进来后,再也不用深一脚浅一脚地爬山路了,这里什么都有,配套设施齐全,再也不用为了买一点东西要跑几十里路了。”李永顺说。

团结社区居民李永顺

“对于搬进来的贫困户来说确实非常幸福,几乎都不用担心,提着扫把来搞一下卫生就可以拎包入住了。”水田新区易迁点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林小琴告诉记者,中山市社会各界募集资金、物资折资600多万元为水田安置点3068户贫困户家庭配套“七个一”工程(一个电饭煲、一个电磁炉、一套沙发、一套餐桌椅、一张床、一个衣柜、一个鞋架),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生活物资紧缺难题,降低群众搬迁成本。

“云南是多民族地区,新区安置点的易迁群众来自盐津县10个乡镇77个村或社区,其中就包含18个少数民族约1000人。”水田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建管委副主任李永凡介绍称,动员搬迁是一大难题,他几乎走遍了这10个乡镇,算经济账,打感情牌,说教育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并主动包车带群众们来看样板房,打消他们的各种顾虑。

团结社区

但是,搬进来后又要面临融入的问题。李永凡表示,各地群众生活习俗习惯差异较大,刚搬迁到新区时,不少群众面临着“融入难、转变难、适应难”问题。

“大家生活习惯不同,作息时间不同,很多东西需要慢慢去磨合。”林小琴告诉记者,不少老人家没用过电梯,刚开始都怕,怕按坏了要赔钱;有小孩子又觉得电梯很神奇,把每个楼层按键都按一遍,就在电梯里上上下下玩个不停。

在采访中,一个细节引起记者的注意。在路上,记者看到一个小朋友随手把糖果纸扔在地上,林小琴立刻走上前,捡起来并告诉小朋友要扔到垃圾桶。“卫生习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娃娃抓起,也要经常对老乡教育,爱护家园,刚开始还有随意在楼道丢垃圾的情况,现在基本没有了。”

社区里有不少老人不识字,通过楼栋号码下的蔬菜或水果图片,方便老人们找到自己的“家”

“感恩超市”的维系纽带

“为了让住户能更快融入,新区党工委和帮扶工作组也想了很多办法。”李永凡称,“感恩超市”就是其中一个办法,一方面能让住户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方面也能让他们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是一种维系的纽带。

记者看到,感恩超市建在新区管委会办公区旁,售卖的商品有衣服、洗衣粉、大米、粮油等日用品,不少住户拿着“积分存折”在排队登记结账。说是售卖,但这里不用现金,其实是“积分兑换”。

群众在团结社区的感恩超市兑换积分

据介绍,群众按照规则赚取积分,用于兑换物资。积分以户为单位,每户群众基础分为100分,将易迁群众卫生习惯、政策知晓、弘扬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学生学习、就业创业等作为评分标准,组织片区长、楼栋长、挂钩楼栋长、党员群众代表每月底进行检查打分。

积分只用于在感恩超市兑换等值物资(1积分兑换价值1元物资),一律不兑换现金。从去年启用至今,目前已有近1000户贫困户通过积分在该超市兑换了生活用品,商品价值约10万元。

陈文权表示,感恩超市里的商品由广东中山和云南盐津等地的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其中,中山发动中山本土企业、人士,先后募集了价值近400万元的物资,为超市启动开设提供了支持。

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创新,会进一步激发易迁群众的内生动力,助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易迁群众融入新环境、开启新生活的步伐,营造和谐幸福新家园。

家门口的工作一举多得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搬迁群众逐步增收致富,中山市积极谋划,采取有力举措保障搬迁群众增收致富。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牵线搭桥,共同打造总面积为3568平方米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水田就业基地,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和技能培训。

该基地就在新区安置点A区,目前已有4家企业进驻,分别是云南仁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盐津粤滇竹文化有限公司、云南鑫蕾服饰有限公司、凤竹制衣厂。该基地可提供420个就业岗位,已经吸纳190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76人。

同时,水田新区易迁点投入东西扶贫协作财政援助资金76.5万元,解决贫困劳动力公益性岗位170人,帮助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增收脱贫。

水田新区扶贫车间

刘克会就是凤竹制衣厂一名主管。她以前在广东汕头打工,给工厂制作香皂。2012年回云南后,由于要带三个孩子,家里又住在山上,送孩子上学单程走路需要两个小时,各方面压力都很大。

“去年搬来新区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去年加入制衣厂,现在每月收入3000多元,可以很大程度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刘克会告诉记者,她现在管着厂里60来号员工,教他们做校服和棉鞋,“能在家门口就业我很满足,凭自己双手工作挣钱养家,希望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

扶贫车间制作的棉鞋

凤竹制衣厂总经理曾燕山表示,该项目总投入资金500万元,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完成培训105人,产品主要以工作服为主,主要销往广东和盐津各大企业,解决搬迁贫困户劳动力24人。

陈文权表示,通过把劳务公司、用工企业请进来,以及多次在水田新区安置点举办大型东西部扶贫协作劳务招聘会,并设立了长期的劳务招聘点,为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外出就业机会,实现增收致富。

凤竹制衣厂的员工正在工作中

此外,为了让易地搬迁群众更好适应城市生活,广东中山投入东西扶贫协作财政资金40万元,为水田新区安置点建设了“青年之家”“妇女儿童之家”“老年之家”等,并先后选派6名优秀社工到水田新区安置点协助开展社区管理、社会治理工作。

团结社区里的“四点半课堂”

据统计,中山市累计投入资金和物资3700多万元,为助力水田新区易迁点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贡献了中山力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