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19所!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成员增至82所
2020-12-19 15:4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联盟集聚了1600门课程支持会员高校开展在线教学、与会员高校协同提供在线教学方法培训,受益教师超20万余人次。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通讯员 李伟苗 刘情情

12月19日,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年会在暨南大学召开。本届大会以“融合·创新·质量——后疫情时代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发展与应用”为主题,展现联盟在抗击疫情期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与应用的经典案例,探讨后疫情时代在线开放课程的融合、创新和质量。

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180多位专家学者、学科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方式出席会议。

有效促进粤港澳三地互动合作

暨南大学副校长翁健介绍,暨大在疫情期间制定和实施线上教学方案,建立港澳台和海外访问平台测评小组,提倡“多元协同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了“系主导主抓—学院督促—学校抽检”的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停课不停学’是规模最大的在线教育实验,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将把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与应用视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加以推进。”

暨南大学副校长翁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副司长指出,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现位居世界第一,为疫情期间世界高等教育在线教学作出了突出贡献。下一步,教育部将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文化建设,加快构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搭建了“一站式服务”课程平台,跨校协同建设满足不同需求的课程群,构建卓有成效的课程建设、应用、推广机制,推进多种形式的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促进了三地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广泛应用。

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姜琳提出,在线开放课程是建立健全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体系的有力抓手,联盟要在慕课建设、质量标准、课程运行和效果测评方面树标准、建规则,持续推动共享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课的校内学分认定和校际学分互认,建立“互联网+教育”“智能+教学”新形态,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教学新生态。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理事长、暨南大学副校长张荣华作《使命担当深化应用探索创新》的工作报告,从抗击疫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联盟探索创新三个方面介绍了联盟工作。

据悉,联盟集聚了1600门课程支持会员高校开展在线教学、与会员高校协同提供在线教学方法培训,受益教师超20万余人次;配合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大学生2020年开学第一课”线上课程,一周内17万大学生完成学习;持续推进粤港澳跨校学分课共享工作,已开展三学期的跨校学分课选学工作,参与高校达40所,累计选修课程510门次,累计5.7万学生选学跨校课程。

联盟会员高校增至82所

会上宣布了联盟新增会员名单,联盟会员高校增加19所,现有82所,其中港澳高校7所、高职院校13所。会上同时启动联盟优质大课项目,该项目将采用粤港澳三地高校合作共建方式,将集聚院士、国家级名师等联盟优质师资,建设聚集新时代、新发展,激励学生勤奋向学、蓬勃向上的“四新”课程,形成湾区系列大讲堂。

与会的9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对在线教育与一流课程的理解与建议、研究与实践、改革与创新。会上还设置了圆桌论坛,展开“大湾区高校协同发展之路:湾区之大与大学之大的双向赋能”的讨论,与会嘉宾结合十四五规划从教学和人才培养角度探讨大学与湾区建设如何双向赋能,共同服务国家战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