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王船开路。”厦门非遗专家组组长、原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陈耕对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如是评价。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晚,由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报送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以下简称“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送王船是广泛流传于中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禳灾祈安的民俗活动。自15至17世纪形成以来,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中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
习俗:东北季风起时举办
厦门市文化馆副馆长、厦门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苏华琦告诉记者,“送王船”是闽南沿海先民于明代创造的抚慰、祭祀海难遇难者的仪式。送王船习俗由宫庙或宗祠于东北季风起时举办,一般每三到四年举办一次。
闽南人称海难遇难者为“好兄弟”,称“代天巡狩”的地方保护神为“王爷”。送王船仪式开始时,人们聚集在海边欢迎王爷来到宫庙,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并将他们从孤独、漂泊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也因此,当地俗称送王船为“做好事”。
送王时,人们请王爷登上事先精心制备的王船(木质或纸质的船模),民众以各种艺阵开道,簇拥着王爷巡查社区四境,一路召请“好兄弟”登上王船,随王爷一同出海远行,济黎民百姓,保四方平安。
厦门大学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石奕龙自上世纪90年代就研究送王船,参与申遗文本编制。在他看来,“王”,可以视为“一个代表玉皇大帝出巡的大臣”,为地方驱邪赐福。送王船延续几百年,唤起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的理念,为推动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
非遗专家们认为,送王船作为集体行动,有助于减缓海难等突发事故给民众带来的心理震荡,具有重建社区联系和提供精神慰藉的作用。送王船所承载的观察气象、潮汐、洋流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送王船在台湾地区也颇为盛行。莆田学院台籍教授林孟蓉是一位资深妈祖文化学者,她说,如同于妈祖文化,“送王船也是闽台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林孟蓉曾在基隆港的和平岛上田调一座清代宫庙,供奉的即是从大陆泉州漂流抵台的王船。“那么巨大的王船被完好保存,还经常请出来在小岛上绕境巡安。”林孟蓉说,“不可思议,当时看到蛮感动的。”
“‘送王船’申遗成功,必将惠及台湾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林孟蓉说。
见证:海上丝路民心相通
中国厦门的“闽台送王船”和马来西亚马六甲的送王船,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入选各自国家的文化遗产,马六甲和厦门等地送王船文化交流十分热络。
此次两国有多家宫庙和社团携手申遗。其中,马来西亚勇全殿是马来西亚送王船的保护传承单位,保存了马来西亚送王船完整资料。近年来,勇全殿十余次赴中国交流,参加厦漳等地的送王船仪式,并和漳州进发宫结为兄弟宫庙。
马六甲州对中国事务特使颜天禄担当勇全殿名誉顾问。他告诉中新社记者,送王船民俗在马来西亚已有数百年历史,成为闽籍华人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
“如今的送王船已不仅仅满载海外华人乡愁,也是国际民间交流纽带,成为马中两国宝贵的文化资源。”颜天禄说。
五年申遗过程中,陈耕看到“两国宫庙代表来来往往,越走越亲”。他认为,送王船在异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被各个族群所认同,这一播衍过程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是历史事实,“也说明中国古代人民对中华文化相当自信”。
保护:激发可持续发展的文创力
2019年1月9日,在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和马来西亚侨生(峇峇娘惹)公会的共同倡议下,成立“中马送王船协同保护工作组”,指定《送王船联合保护行动计划(2021-2026年)》。
“中国将在乡土文化语境中确保送王船的活态传承。”苏华琦介绍,厦门在现有3个传习中心的基础上,将新建3个传习中心,巩固仪式仪轨的传承,鼓励更多的年青人通过表演艺术和仪式实践参与。
“送王船申遗成功,变成了世界文化,是世界各角落华侨华人的光荣。”全程参与了两国联合申遗的马来西亚侨生公会会长颜泳和说。
颜泳和也告诉记者,当地将加强立法保护,由官方代表及传承者组成协调委员会。而州政府还将批准将一个海边场地划为送王船的永久场地。
颜泳和介绍,目前,马中两国已建立联合保护共同协作机制,每年定期评估该遗产项目列入名录后面临的潜在风险,并针对共性问题制定应对方案。
“中马联合申遗成功,使送王船在世界的‘可见度’大大增加了。”陈耕说,这为厦门和马六甲两个旅游城市提供旅游文创宝贵资源。他透露,厦门和马六甲正分别建设王船博物馆,组织力量开发文创产品,“激发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造力’”。
来源 | 中国新闻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