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凌晨两点三十分,身着橙色搜救服的小哥哥第一个抵达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现场。架设摄像机,然后利用4G背负台,通过通信机中继,把现场的图像传输到北京和全国观众的视野当中。
他就是第一个抵达嫦娥五号返回器身边的人,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索回收分队的空中队员,名叫张鲁超。
一个多月前,他跟随空中分队辗转来到四子王旗着陆场,只为这一场盛大而光荣的迎接。在此次嫦娥五号搜索回收任务中他担任4G背负台操作手,这和他之前的岗位有所不同,新的岗位就意味着新的挑战,他接到调岗命令后迅速调整心态,积极操练新设备,珍惜每一次演练机会。每次演练前,他都会不断地在脑子里排练设备架设流程,演练结束后再总结经验教训。
在训练时经常去测通、联排故障,自己每天也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测试设备,寻找最快速高效的连接方法。零下二三十度的夜晚,十几次反复演练,星月交辉他毫不懈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仅仅用了两周时间就熟练掌握了4G背负台操作架设。
每次夜训,不断的练跑位练架设调设备,在任务开始的前一天晚上,他仔细认真地多次调试设备,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必须足够熟练,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他始终认为不论做什么要做就做好,不论是哪个岗位要干就干的细致,不出一点问题,才能对得起使命与信任。
他所在的空中分队率先找到“五姑娘”,不仅要克服-40℃的低温环境,还要克服厚重的着装,背着近五十斤的装备。他下了飞机后虽一浅一深磕磕绊绊,但还是拼尽全力奔向着陆区域,成为解说员口中“第一个到达现场近距离接触返回器的‘幸运的’处置队员。”
当他看到他所架设的探照灯洒在返回器身上的那一刻,他惊住了,采访时他激动地说:“说实话,当时内心是有激动的,但我的使命告诉我,个人感受放一边,我必须第一时间快准稳地传输图像。”
他一心想着快速高效地把设备架起来,把画面给任务指挥部和全国人民传出去,确保画面质量不出问题。
图像传输完成后,张鲁超说:“我深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特别震撼到我的是,曾经在古人神话里的‘嫦娥’,如今在伟大祖国蓬勃的发展下、科技日新月异的更迭下、无数人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就那样伫立在我眼前,揽月九天不再是梦,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
来源 | 我们的太空微信公众号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