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中法战争后“铁面御史”邓承修弹劾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认为他弃战议和,丧权辱国,是投降卖国行为。
晚清时代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抵御外辱一败再败。在言论界有一种惯用逻辑:主战就是“爱国”,主和就是“卖国”。基于这样的逻辑,李鸿章就是卖国贼。
并且,依着这样的逻辑,李鸿章的卖国行为是“一贯”的,除了《中法新约》,他参与的议和谈判还不少,如中日甲午战争后的《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后的《辛丑条约》等。
这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步步把中国拖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因此,参与这些条约签订的人,无论是不是“背锅侠”,都难免背负“卖国”骂名。
剔除民族情绪,我们冷静地回望历史,看一下当时是怎样的情形。
显然,至少在中法战争中的某个时间段,中国是打赢了。老将冯子材率军奋勇杀敌,将战线从镇南关推进到谅山一线,沉重打击了法军的嚣张气焰。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在对外战争中一败再败的局势得以暂时扭转。
明明是胜仗,李鸿章为何还主动议和?当时的情况,法军主动挑起战事,冯子材占据兵力和地利优势以逸待劳、以守为攻,确实打赢了这一仗。但这并不意味着清军战力强于法军。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只是战线被压缩,并未受重创,正积极准备反攻,法国国内也在增援。
当时负责前线战事的钦差大臣彭玉麟给清廷的奏报中充满忧虑:“近日密查关内外军情,甚为可忧。诸军气馁心离,军民多怨,目前边事益难。”尽管镇南关一战打赢了,局部战场出现一些转机,但其他战场军心涣散、兵员不足等问题严重。张之洞向清廷奏报,“探报法添兵到,定廿八日分三路复攻谅山”,对接下来的硬仗充满忧虑。
因此,镇南关大捷只是一次“局部的”“暂时的”胜利,若战事继续进行下去,战局并不乐观。基于此,李鸿章主张“乘胜即收”,中法议和,稳定战局。
并且,作为晚清权臣的李鸿章,还会看到当时中法战场还有东南沿海。而海战结果与陆战完全相反,法军依托海军优势,仅用不到一小时,就消灭了福建水师,摧毁了马尾船厂,法国舰队封锁了台湾海面。
而当时国内国际形势也非常窘困,清政府财政空虚,无力再战;日俄也趁火打劫,蠢蠢欲动;当时有情报显示,法日有联手之势。对此清廷忧心忡忡。
李鸿章的考量是,若不利用眼前胜仗“见好就收”安定局面,接着继续打下去很可能是海陆战场的全面溃败,那样,谈判的筹码也失去了。因此他认为,“乘胜即收”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当我们的目光从中法战争移开,放在更大的时间维度上看历史,会发现,李鸿章在晚清对外战争上的立场一贯是以和为主,为什么呢?分析近代历史可见,这与他对中外局势的判断有关。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大门,中华民族危机日重。当时即便是最早“开眼看世界”的有志之士,对西方的认知也很有限,举国上下在天朝上国的迷蒙中昏睡。而由于机缘和经历,李鸿章是当时少有对西方势力有较清醒认知的晚清官员。他在镇压太平军和围剿捻军时,曾借助过外国人洋枪洋炮的力量,对当时中外武器和战力差距有深刻认知。这也为他日后处理中外关系打下了观念基础:能用和谈与外交手段解决的问题,尽量不诉诸战争。
他认为,当时中外实力悬殊,中国只有自强起来,方有可能打败外敌。而要自强,就要有安定的环境。因此他一边力主议和避战,一边倡导洋务“师夷长技”。在中法冲突之初,他反对开战,理由是:中国“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争”,对法议和,不过“伏边患于将来”,若开战,“则兵端开于俄顷”,中国即使“一时战胜,未必历久不败;一处战胜,未必各口皆守”,从此“兵连祸结”,将国无宁日。
《中法新约》签订后,中国“不败而败”的骂声四起。时人有诗云:“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直接将李鸿章和秦桧等列了。
历史评价李鸿章是晚清中兴名臣也好,是第一卖国贼也好,依据都是倡导洋务、编练海军、议和图存的史实。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下,“议和”虽屈辱,但有观点认为,并不能简单地斥之为投降卖国,其中不乏无奈之中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理性考量。
只可惜,李鸿章如此卖力地“避战”以“备战”,也没等来清帝国自强、强大的那一天,晚年留下自称“裱糊匠”的一声叹息。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