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隽
随着教育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除了知识积累外,能力培养同样重要。而在众多能力之中,专注力无疑最值得关注。2019年的幼小衔接行业调研中,有33%的家长对孩子的专注力不满,“注意力不集中”成为最困扰中国幼升小家长的教育难题。
解决这一教育难题,首先要对儿童专注力问题本质进行深入了解。日前,卓越·巧问教育联合中国教育智库网、亚洲幼教年会发布《2020中国幼小衔接行业调研白皮书》(下称“白皮书3.0”),通过4-5岁儿童的实验数据,填补了行业内对儿童专注力培养方面思考和探究的不足。
填补儿童专注力研究空白
卓越·巧问教育率先探讨儿童专注力现状
为了直观、真实地研究幼小衔接阶段儿童的专注力问题,白皮书3.0邀请行业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儿童心理学专家李忠忱教授设计实验方式和内容,采用了“个别化测验”的方式进行“斑马涂色实验”。本次实验,亦是幼教行业首次从基础研究着手,对4-5岁儿童专注力的研究。
白皮书3.0的数据显示,处于4-5岁年龄区间的孩子,注意力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提高,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到了5岁,更可能是儿童注意力加速发展阶段。若儿童经历了该快速发展阶段后,专注力情况仍未好转,家长则需引起重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
实验中还发现,同年龄段的儿童呈现出明显不同的专注力状态。实验中达到三级水平(注意力最稳定)的儿童能够做到全程不走神、不中断、聚精会神,而专注力只有一级水平(注意力极不稳定)的儿童,则容易表现出“磨洋工”的状态,甚至在实验过程中忘记目标和任务。由此可见,“专注力”的个体差异甚大,幼教从业者如何在教学上实现“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
视频中,左方为三级水平,右方为一级水平▼
丢失目标型不稳定案例▼
专注力是学习的第一道门槛
行业实践需关注三个“驱动点”
在白皮书3.0发布会现场,专家们对不同儿童的专注力情况如何“因材施教”,提出了独到见解。在他们看来,对儿童专注力的培养本质上需抓住三个核心“驱动点”。第一个“驱动点”,是利用兴趣爱好驱动儿童的自控力,提升孩子的专注能力。但大部分孩子对学习还是缺乏兴趣的,因此需要引入第二个“驱动点”——成就感。通过在孩子学习进步时给予他肯定与鼓励,进而激发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最后一个“驱动点”,是责任意识。老师与家长必须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迈入学校后,自己便拥有了“学生”的身份,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因此自发地认同该身份的任务与责任,从而塑造专注力。从“兴趣”到“乐趣”再到“志趣”,层层递进培养,才能深入解决儿童专注力问题。
巧问教育扎根基础研究
推动行业发展
自2018年,卓越·巧问教育就率先探索幼小衔接教育的本质,发布行业首份《中国幼小衔接行业调研白皮书》,希望为幼小衔接行业正本清源;2019年发布白皮书2.0,将研究范围扩大至三四线下沉市场,探索国内更大范围幼小衔接阶段群体的困惑与痛点。
今年,卓越·巧问教育再度研精究微,在中国教育智库网与亚洲幼教年会的支持下发布白皮书3.0,通过大型实验,深入剖析不同专注力水平儿童的个体特征,帮助幼小衔接阶段群体建立对儿童专注力问题的正确认知。
在发布会上,卓越·巧问教育创始人成君霞老师表示,将会围绕本次专注力实验的数据进行持续跟踪,了解更多影响孩子专注力发展的可能因素。同时将推出大型专注力赛事“专注力大挑战”,通过活动的形式解决更多儿童专注力问题。而白皮书的数据仍将以三年为期不断更新,帮助更多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衔接,推动行业专业化、可持续化发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视频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