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2020年会长会议在广东举行
2020-12-14 19:5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对东莞和深圳的文化发展进行了采访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广欣
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雪媛

12月10日至13日,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2020年会长会议在东莞和深圳举行。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北京晚报、合肥晚报、宁波晚报、西安晚报、青岛晚报、南充晚报、钱江晚报、临川晚报、温州晚报等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的会长、副会长参会。

会议现场

会议总结了一年来疫情形势下的工作,探讨了新一年的发展思路。参会各报介绍了各自报社在媒体融合浪潮中的做法和思路,畅谈了晚报界在“背水一战”中取得的经验和成绩。会议选举了新的领导机构,一致通过增补临川晚报、福州晚报相关同志为副会长。与会晚报同仁还对东莞和深圳的文化发展进行了采访。

热情的文化名山

“观音山上观山水”征联引热议

12月11日上午,年会嘉宾一行人首先来到东莞樟木头镇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12月,全国各地陆续入冬,广东却仍然花繁叶茂。在观音山,异木棉、紫荆花、勒杜鹃、桂花等花卉装点在景区沿途,山顶广场更是色彩斑斓,“满眼花海画中游”,南国的浪漫与热情扑面而来。有嘉宾感叹:“12月仍然有桂花盛开,太神奇了!”

嘉宾在观音山门楼前合影

在参观时,嘉宾们留意到观音山门楼挂着上联“观音山上观山水”,下联却是空白的。景区负责人介绍,观音山正举行下联征集活动,奖金高达70万元!

这幅对联到底难在哪?上联作者,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楹联学会会长、观音山书画院院长邹继海解析,简简单单七个字,其实暗藏机关。上联有两种断句方式:一种是省略主语的句式——“观音山上/观/山水”;另一种则是主谓宾结构——“观音/山上/观/山水”。词性也大有巧思:“观音”和“山”均是名词,组合在一起的“观音山”是新的专有名词;“山”和“水”都是名词,“山水”又是一个独立的新词。

五年来,下联的奖金从一开始的5000元陆续攀升至2万元、7万元。2019年11月7日,观音山更将奖金提高至70万元,截稿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据征联组委会透露,截至2020年11月底已收到15万余封投稿邮件,目前数量还在持续增长。这副对联实实在在地为观音山引流了一把:自70万征联活动推出以来,为了激发创作灵感,有人不远千里,从北京、上海、黑龙江、四川甚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来到观音山。

精巧的岭南园林

东莞可园造景独树一帜

岭南园林与北方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并列为中国园林三大体系,东莞老城就坐落着一座保存完整、极具代表性的岭南园林——东莞可园。12月11日下午,嘉宾们走进可园,亲身感受岭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嘉宾走进东莞可园

可园与清晖园、余荫山房、梁园合称清代“岭南四大园林”。岭南园林的特色之一是宅院与园林融为一体,由此产生出独树一帜的精巧造景,可园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园占地面积只有2200平方米,但住宅、庭园、书斋等一应俱全,而且布局紧凑,虚实得体。参观途中,嘉宾纷纷登上庭园的地标建筑——高四层的“邀山阁”,远眺现代东莞的繁华景色。

嘉宾眺望邀山阁

岭南园林里怎能少得了岭南佳果?园中有一座介于亭、屋、台之间的奇特建筑——擘红小榭,这里是当年可园主人张敬修与客人小憩的地方。擘红小榭外种有一颗荔枝树,当夏日荔枝成熟时,张敬修和朋友常在擘红小榭里一边吟诗作画,一边品尝从树上新鲜摘下的荔枝。讲解员介绍完这件逸闻后,有嘉宾笑言:“在岭南,他们过得比杨贵妃还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可园还是岭南文化的策源地。岭南画派鼻祖、有“二居”之称的居巢、居廉兄弟曾客居可园十年,创造了没骨撞水撞粉花鸟画法,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

崭新的文化气象

城中村蜕变为艺术小镇

12月12日,年会嘉宾前往深圳,先后参观了东部华侨城和大梅沙文旅艺术小镇,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崭新气象。

盐田区依山面海,坐拥多个旅游景点,是深圳市民假日游玩的好去处。时值周末,东部华侨城游人如织,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东部华侨城依山而建,嘉宾们坐着缆车和小火车在山间畅游,感受景区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嘉宾走进东部华侨城

大梅沙文旅艺术小镇则向嘉宾们展现了一个城中村改造的成功范本。该小镇位于大梅沙村,这原本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城中村,但自2019年起,大梅沙村利用区位优势引入艺术和旅游产业,与周边的大梅沙海滨公园共生互动,“夏天吹风看海,冬日游文旅艺术小镇”,带动大梅沙冬季旅游业态经济的发展。

大梅沙文旅艺术小镇充满艺术气息

嘉宾们游览了文旅小镇样板路段。一幢幢小楼错落有致,外立面绘有艺术家们创作的彩绘作品;艺术集市沿街而设,手工皮具、自家制美食等摊位颇具特色。沿途,嘉宾们被富有西藏风情特色的岗熹唐卡艺术工作室所吸引,纷纷登门拍照打卡。此外,讲解员还向嘉宾们介绍了梅沙非遗传承美食五谷芳乳鸽、客家山歌等当地特色文化。

【观点】

张晓然:“大文化”概念对记者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会长,原新民晚报文体新闻中心副总监、文化部主任张晓然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文化新闻分会的年会和会长会议每年都在不同地区举行,在全国各地进行采风和采访。此前,年会的足迹到达过温州、西安、徐州等地,今年因为疫情,年会没有举行,但会长会议还是坚持召开。

张晓然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创造出许多令人瞩目的“广东奇迹”。东莞和深圳更是改革开放一线城市:短短40年,东莞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工厂”,深圳更是从小渔村蜕变成国际大都市。在三天的采访里,张晓然对广东的风景印象颇深:“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我们所到之处,放眼望去都是一片兴旺发达、朝气蓬勃的景象。广东的景色跟西安等古都不一样,其中有不少是由经济改革所带来的、新的文化景观。”

在张晓然看来,多元和跨界已成旅游业主流,而敢为人先的广东,在文旅结合方面也颇有创新:“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部华侨城等景区都是文旅结合的绝佳例子。有了文化的浸润之后,山不再是那个山,水也不再是那个水。文化可以增加景区的‘厚度’,游客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避免走马观花。”他对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古树博物馆印象尤其深刻:“结合广东树木茂盛的特色,观音山建起了古树博物馆,以丰富景区的游览内容,这种思路非常好。”

嘉宾考察观音山古树博物馆

张晓然谈到,如今兴起宽泛的“大文化”概念,这对文化新闻记者也提出了新要求:“做文化记者,既要有新闻的敏锐度,也要有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修养。只有涉猎更广、更深,才能去观察和理解新的文化现象。”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