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一炉香事,万般风雅
2020-12-14 13:4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铜炉作为中式美学空间陈设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体现了典型的中庸、协调、融合之美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施沛霖
实习生 黎裕姗

宋《梦梁录》云:“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适累家。”自古文房之中,无石不雅,无炉不古。每当明月临窗,清风入怀,点上一炉檀香,香雾吐纳,自可超然物外,乘物游心。香炉作为焚香之器,是历代宗教祭祀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供具,也是文人雅士的文房爱物。明代文学家文震亨曾将宣德炉推为文房之首,宣德炉也成为明清时期一个高雅而令人惊艳的文化符号。

吴越古地,山水育人,钟灵毓秀。苏州自古能工巧匠辈出,历史上就有“百工之城”的美誉。苏作铜炉扬名已久,苏州匠人在中国铜炉文化的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直到今天,苏州都是传统铜炉的制作基地。

陈氏铜器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失蜡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巧生出生于铜炉世家,祖上自清代起从事铜器和铜炉制作。陈巧生所制的“巧生炉”,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闻名于中国铜炉收藏界。

陈巧生之子陈冠丞,19岁从父亲手里接过铜炉事业,成为苏州陈氏铜炉及巧生炉制作技艺传承人。2013年,他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以铜炉文化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苏州巧生炉博物馆,2300多平方米的展馆向观众免费开放,展示传统铜炉铸造技艺、近40年来陈巧生家族收藏的明清铜炉和数百鼎经典巧生炉作品。被称为“国内最年轻的90后私人博物馆长”的这位年轻人,希望更多人认识铜炉制作这项传统手工艺,认识苏作铜炉的传世之美。

【嘉宾简介】

陈冠丞
1994年生于苏州,苏州陈氏铜炉及巧生炉制作技艺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失蜡铸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巧生炉博物馆馆长,苏州博物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赏炉
器以载道,感受铜炉隽永之美

随着香道文化的回归,铜炉收藏热度不降,年份、材质、款识、皮毛俱佳的精品铜炉是藏家与文人的文房爱物,当代的苏作铜炉也备受追捧。民国时已失传的传统失蜡法铜炉铸造技艺,在上世纪70年代经陈巧生恢复以来,在工艺、形制等方面都有发展,当代作品气韵生动、流光溢彩。

陈冠丞认为,铜炉作为中式美学空间陈设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它体现了典型的中庸、协调、融合之美,又有着丰富的造型和颜色,可与各种装饰风格相融,为现代生活增添文化之美。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您认为苏作铜炉最吸引人的传统之美是什么?

陈冠丞:苏作铜炉扬名已久。 自宣德炉创立起,来自苏州的手工艺人就是古代制炉的主力,苏州手工艺人以精湛的技艺,在中国铜炉文化的历史上留下了足迹,直到今天,苏州都是传统铜炉的制作基地,并以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质量驰名中国。

苏作铜炉之美,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感受:

文化之美。铜炉文化源自商周时期,作为一种祭祀礼器,铜炉在古代一直是重要的礼器,是中国祭祀文化和祭祀礼仪的有形体现。

形制造型之美。两千多年来,铜炉历经各个历史时期,形制多变,不断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器型,无论是汉代的博山炉,还是明代的宣德炉、清代的印香薰,千百年来士大夫阶层与民间手工艺人通力合作,在器型和工艺上不断创新,丰富了铜炉的种类和造型艺术,成为中国金属器中的文物经典。

描金仿汉博山炉

工艺之美。传统铜炉采用失蜡法铸造,经历近十道工艺环节,比陶瓷制作更为复杂,雕刻蜡膜、炼铜、浇筑、打磨、作色等环节都是民间工匠千百年的经验积累。

气韵意境之美。铜炉既是礼器,也是实用器,更是艺术品,铜炉中燃起袅袅沉香,营造出梦幻的意境,给人带来愉悦的身心感受。

传统铜炉的美感来自上述四个方面,是复合之美,历史积淀深厚,在民间也有着深厚的应用土壤。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苏作铜炉如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陈冠丞:虽然在建国后,铜炉文化曾经中断了几十年,但从历史来看,近两千年来,铜炉都是士大夫阶层日常生活的重要器具,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演进,铜炉文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礼仪文化、宗教文化、香道茶道文化收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铜炉成为这些文化的有形载体和物质化呈现。现代化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消失,反而会助推铜炉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具体而言,即便在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环境下,衣食住行依然是人类不变的需求,铜炉与“住”是密切相关的,是营造空间氛围的重要器具。

在鉴赏铜炉时,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从中式美学空间陈列这个角度来欣赏铜炉,在注重铜炉器物本身的同时,跳出器物层面,从空间这个更加立体和宏观的高度来感受器物的气韵之美,感受器物与环境的融合之美。而铜炉成功跨越了东西方的文化鸿沟、古今文化的审美鸿沟,在日益盛行的中式美学空间陈设中占据了C位。

藏炉
以美启真,让铜炉文化走近大众

作为苏州巧生炉博物馆的馆长和铜炉艺人,陈冠丞认为,收藏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和人生体验。在他看来,铜炉文化是一种不断演化的文化,与当代生活相互融合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少年轻人正是通过香道和茶道文化接触铜炉,因喜爱而走上收藏之路。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苏州巧生炉博物馆目前的收藏体系及未来的收藏方向如何?作为最年轻“90后”非国有博物馆馆长,在推广铜炉文化方面有何看法?

陈冠丞:苏州巧生炉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铜炉文化主题的博物馆。在传统博物馆室内布局形制的基础上,复原商周、汉唐、明清等典型时期的铜炉陈设和应用环境,通过情景化的展示和互动性的体验,令全国观众、铜炉文化和香道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古代宫廷、官府、寺观以及文人书房、内宅焚香用炉、典雅生活的雅致情境。

苏州巧生炉博物馆内景

苏州巧生炉博物馆的重要展品包括全国最大重达千斤的博山炉、近三十件明清铜炉和佛像、仿故宫馆藏的掐丝珐琅大熏炉等。

另外,馆内藏有超过500件历年来的巧生炉精品,这些都是苏作铜炉的典型代表。

未来,苏州巧生炉博物馆还将坚持铜炉文化主题作为收藏方向,进一步丰富传统明清铜炉和佛像收藏,力争形成国内最具系统性、最丰富的明清铜炉大观集成。在文化推广方面,我们也会与时俱进,采用更丰富的形式来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让大众了解铜炉和其背后的文化精神。

巧生炉博物馆藏品释云系列,使用技法为古法鎏金与錾刻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目前苏式铜炉的收藏群体有什么特征?年轻人对这种“文房首器”的喜爱程度如何?

陈冠丞:苏作铜炉凭借精湛的做工和丰富的造型已获得广泛关注,是文玩市场上的主力之一,受到各个地域、各个阶层和各年龄段藏家的喜爱。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人文修养,热爱历史,喜欢手工艺作品,注重生活体验,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年轻人群通常通过香道和茶道文化接触铜炉,进而了解铜炉文化,最终成为巧生炉爱好者。

目前铜炉市场上,既有价值百万元的收藏级作品,也有百元左右的日常用炉,各个阶层的爱好者都有能力获得自己喜爱的铜炉。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除了苏式铜炉,您还喜欢收藏什么?您的收藏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美学观念?

陈冠丞: 作为制炉艺人,我的收藏主要围绕明清铜炉和佛像两个体系,作为苏州人,我对其他苏州传统手工艺也有兴趣,偶尔会收藏一些当代精品。

美学大师李泽厚的核心观点是“以美启真”,我很赞同,并坚持用“以美启真,以美储善”来指引我的收藏之路。从博山炉到宣德炉,再到巧生炉,这其中有历史的必然,也充满了偶然,铜炉历史的发展在客观上恰恰印证了“以美启真”的美学理念。

制炉
以古为师,用铜炉记录时代

陈冠丞的父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铜炉制作的手工艺人,他从幼年起就在自家炉坊中从事铜炉制作,耳闻目睹、学习每一道制作工艺,更见证和参与了这个传统行业的复兴。

在国内,许多非遗项目和传统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况,陈冠丞却认为:“铜炉文化在中国有着深厚的土壤和强大的生命力。”成年后,他感到自己有责任继续维护和发展这份已融汇了四代人心血和智慧的事业,继承与发扬这项父辈留下的技艺。

相比于老一辈的手工艺人,这位“90后”收藏家兼非遗技艺传承人,直言其优势是“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发展铜炉技艺”。 他的铜炉作品“ 松树架挂熏炉”,在2016年获得“中国工艺百花奖”金奖, “狮耳侈口方熏炉”入选2018 中国国家博物馆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并入藏苏州博物馆。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对于您来说,铜炉制作最大的乐趣和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陈冠丞: 铜炉制作的最大乐趣是可以时刻体验和感受铜炉之美。能亲手制作出具有丰富美感的器物,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最大的难度在于,中国人从事铜炉创作和制作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如何在古人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并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记录时代特征的铜炉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雄狮坐莲忍冬纹座铜熏炉
麒麟诵经

十几年来,我在铜炉制作工艺、形制创新等方面有所尝试和突破:丰富了铜炉作色工艺,开发出大红袍色这个古代鲜有的皮色工艺;丰富了铜炉装饰工艺,将錾刻,深浅浮雕,点金嵌金,掐丝珐琅等工艺应用在炉身装饰;丰富了铜炉形制,古代宣德炉大多为无盖铜炉,我设计和制作了各式炉盖,令这些传统造型的铜炉可以变为熏炉,令应用环境更丰富;还结合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创作出“和谐”等主题熏炉,践行了“以创新做出当下时代的作品”的创作理念。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作为一位90后,您认为铜炉制作这个老行当应如何实现创新?

陈冠丞:每个行业都需要创新,当下我们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用这种古老的技艺制作什么样的铜炉,从而让铜炉在21世纪的今天,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身恰当的位置。只有真正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确保我们制作的铜炉具有生命力,与社会生活产生切实的关联,铜炉制作这个老行当也才有了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意义。简单来说,我的传承观就是“以古为师,用铜炉记录时代”。

“以古为师”,就是在传统行业里,制作的器物也要具有传统的气质,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习古人的文化,观察古人的器物,体悟古人的精神;“用铜炉记录时代”就是在创作的过程中,要观察生活,吸收新鲜的元素,为铜炉注入时代的活力,用铜炉作品来反映这个时代的审美喜好和精神气质。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冯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