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从化区打造一体化乡村服务平台
2020-12-12 19:5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豪
通讯员 从政法

从化区是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近年来,从化区创新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党心民心相连通的新时代“从化乡亲”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出一条凸显时代特征、符合治理规律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得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的充分肯定,并作为全国首批18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之一进行推广。

党建引领 “全方位”构建
党群干群“连心桥”

从化区加快完善区领导联系镇、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和农村党员包户的挂点联系制度,形成“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的普遍联系群众工作局面。持续探索“四必行、四必止、四知道、四跟上”(四必行: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思想、上级党委政府有关“三农”政策、各级富村惠农有关政策、上级支持村民增收致富政策必行;四必止:违法违规行为;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行为;脱离群众、与民争利行为;有损党员干部形象行为必止;四知道:村民收入、创收途径、生活状况、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知道;四跟上:党员示范作用、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富民措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跟上)和“六呼六应”(党委呼、各方应;项目呼、审批应;治乱呼、执法应;民声呼、党员应;富民呼、双创应;梗阻呼、追责应)基层治理新模式,实行区、镇(街)、村(居)三级挂图作战,为乡村服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

截至目前,累计走访群众22.3万户,实现挂钩联系走访入户全覆盖;接待群众2.7万人次,收集问题建议2169条,解决问题2073件,群众满意度达95.6%,有效加强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了党员服务群众意识。

固本强基 “高标准”建设
民主法治议事大厅

从化在全区221个村全面推动建设农村民主法治议事大厅,为农村公共服务和基层治理提供线下依托。从化区农村民主法治议事大厅以“六个统一”(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牌子、统一规则、统一平台、统一管理)为标准,各村(居)按照要求,制定了村(居)民代表议事规则和议事制度。

通过民主议事既充分尊重了社情民意,也最大限度地维护了村(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截至目前,全区村社区议事4219次,形成决议4812件,执行落实4160件,落实决议涉及资金达2651.69万元。

通过村(居)民主法治议事大厅这一平台,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的难事、干部难断的琐事,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居)”。

提升智治 “精准化”打造
“仁里集”云平台

针对村民日常生活中对信息服务、政务办事、商品买卖以及法律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需求,从化区创建了“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云平台,设有“我要知道”“我要说话”“我要投票”“我要办事”“从化特产”“智慧党建”“我们互助”“群防共治”“我找代表”等八大功能模块,村民只需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享受到覆盖全面的服务项目。

“仁里集”云平台具有“三全三零、三精三好”(即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零阻碍、零推诿;数据精确、分类精细、服务精准;好共建、好共治、好共享)特点,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充分肯定和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2017年被评为全省示范性“书记项目”之一。

目前,从化全区五镇三街共建设30个行政村“仁里集”云平台试点,并有序向其他行政村覆盖推广,已有约5.7万村民注册,服务群众约10余万人。

聚焦善治实践推广
“724”群防共治模式

从化区广泛发动辖区内各类社会力量和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群防共治,创新从化特色“724”群防共治模式,即组建“党旗红”先锋队、“红袖章”联防队、“连心桥”服务队、 “平安哨”护路队、“夕阳美”调解队、“巾帼”志愿队、“向阳花”宣传队等“七支队伍”,全区共组建“724”群防共治队伍1925支,发展队员1.16万人及带动各类志愿者4.5万人;

依托“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一键通云平台和群防共治社区(村)工作站线上线下两大平台,开通7类23项“村级直办”事项,在线查询服务事项800多项,完善“网格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闭环式”快速反应处置机制、“多元化”共治会商协调机制和“梯队式”社会面防控等级响应机制“四项机制”,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在2019年度,实现了全区案件警情同比下降9.4%,连续三年同比较大幅度下降。全区共有21条行政村成为“五无”平安村,即: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无安全生产事故、无越级上访、无群体性事件、无邪教人员。(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羊城派资料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