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魏礼园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蒙古国决定捐赠3万只羊,支持中国抗疫。在中蒙双方紧密合作下,经过大半年的精心筹备,3万只捐赠羊于10月起开始分批入境。
今年11月下旬,3万只羊作为抗疫物资交付给湖北进行分配,而湖北则将其中一半分给了各省市援鄂医疗队员。目前,各地已陆续收到了由湖北发来的新鲜羊肉。
不少医务人员已经率先尝鲜了,而网友们也在想象中垂涎欲滴:红烧羊肉煲、 孜然烤羊排、羊肉焖饭、葱爆羊肉、烤羊肉串、羊肉泡馍、清炖羊肉汤……
说起来,我国作为美食大国,对羊肉的消费和烹饪也有上千年的历史。时值冬日,正好又是吃羊肉的好时候,今天就让我们聊聊吃肉那些事。
问:多爱吃羊肉
中国人吃羊肉的历史极长,按汪曾祺先生的说法是,“和这个民族的历史同样久远”。不过,在历史长河中,小缸以为最爱吃羊的还是我的本尊——司马光生活的宋代。
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羊350只,仁宗时宰280只,英宗时减少到40只,到神宗时虽然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
宋代官员的俸禄中还有“食料羊”一项。地方官最少每人每月2只,多者达10只。赶上官员或亲属过世的,也会收到3只到50只不等的羊。
上行下效,从官员到民间,羊肉成为了宋朝餐桌的头等肉食。著名吃货苏东坡就曾说:“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所到之处,他首先关心的是当地有没有羊肉。
苏东坡在陕西宝鸡县等地发现,“秦烹惟羊羹”,“野阔牛羊同雁鹜”。谪黄州时,他发现当地“羊肉如北方,猪、牛、麞、鹿如土,鱼、蟹不论钱”。
当苏东坡下放到惠州时,想吃羊却又不敢与当地权贵争抢,最后弄了一些羊骨头回去烤熟了解馋: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煑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
在骨头间挑肉吃的,想来也是窘迫,不过他却因此开创了如今我们称为“羊蝎子”的新吃法。
苏东坡爱吃羊肉还影响了身边的人,他的朋友韩宗儒也爱吃,但买不起。当时苏东坡的字已经有了名气,韩宗儒就把苏东坡写给他的信送人,以字换肉,一次就换了十几斤羊肉。
自从发现了这个好办法,韩宗儒不断给苏东坡写信,让他回信。后来黄庭坚知道了,就拿苏东坡开玩笑:“东晋的时候王羲之用字和道士换鹅,现在你的字被人拿去换羊肉了。”
学:羊肉这样吃
既然说到羊的新吃法,那不得不扒扒菜谱,学几招了。
羊类的食物种类繁多,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做汤,头、舌、腿、肚子、骨头,全身上下基本上都可以拿来做汤,或者直接当一道菜。
更加细致的做法是把羊肉做成饼,《唐语林》记载了一种叫“古楼子”的食物,就是一种非常大的饼,饼干实体由羊肉构成,内部放了各种各样的酱汁。
《武林旧事·高宗幸张府节次略》中记叙了清河郡王张俊招待宋高宗的故事,羊自然是菜单的重要组成部分:羊头菜羹、烧羊头、羊舌托胎羹、铺羊粉饭、烧羊、斩羊、羊舌签等。
其中,羊舌签是把羊舌头切成极小块,熬成肉粥,用鸡蛋做卷,包裹碎肉,味道香甜可口,寓意能言善辩;
羊舌托胎羹则是用羊舌二枚、羊皮二块、羊肾四枚,再加上蘑菇、糟姜做羹,食用肉汤,有补中益气的效用。
还有一道极为少见的菜,叫“浑羊殁忽”,《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详细的做法:
准备一只鹅,去掉毛和五脏,洗干净后,在肚子里填上肉和糯米饭,辅以各种调料。再抓一只羊,剥皮去毛,取出脏腑,把鹅缝入羊肚中在火上烤。等羊肉熟了,把羊扔了,只吃鹅。
如今,特别是冬天,最有名的还是涮羊肉。可究竟是为何要将羊肉切成片涮到锅里去的?历史众说纷纭,比较流行的一种传说是:
元世祖忽必烈在一次战斗前遇到敌军突袭,本来准备做炖羊肉的厨子,没有时间彻底把羊肉煮熟,情急之下把羊肉切成薄片,放在锅里急涮急捞,味道也还很鲜美。
忽必烈吃过这薄片羊肉后凯旋,“涮羊肉”从此流传下来。
历史传说真伪难辨,可以确定的是涮羊肉在清朝已经广为传播。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最后一次办千叟宴,主要菜品就是羊肉涮锅,共用了1950个火锅。
看:猪肉的逆袭
虽然乾隆请大家吃涮羊肉,并不意味着当时的主流就是吃羊肉了。
实际上,猪肉已经逆袭成功。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除夕大宴上仅乾隆皇帝的一桌御膳就用去家猪肉65斤,相比之下羊肉只用了20斤。
更早一点,在宋代,虽然羊肉在皇室和士大夫间很受欢迎,但在普通老百姓那里,猪肉却是主要肉食。张俊招待宋高宗时,高宗的菜谱中应有尽有,唯独没有猪肉,而随从禁卫的食谱中却有猪肉三千斤。
《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天有上万头猪被贩子们从四乡收购送入东京,无数的猪肉摊贩,无数的屠户宰杀这些猪,给普通百姓的餐桌上送去肉食。
可是,面对老百姓爱吃的猪肉,苏东坡又开麦发言了:“富家不肯吃,贫家不解煮。”这位口嫌体正直的美食家,一边说着不肯吃、不会煮,一边想法子改良了烹饪猪肉的方法。
苏东坡在杭州任上时,因为治理西湖,要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发明了小火慢炖的方块肥肉,以红糖、料酒、姜葱等为辅,将猪肉做得肥而不腻、软而不烂,这就是流传到今天的“东坡肉”。
到了明代初期永乐年间,御膳菜单中就明确记载需用食材包括羊肉5斤和猪肉6斤。虽然只有一斤之差,但和宋代相比,曾经被打入冷宫的猪肉终于成功解冻,并登堂入室了。
不仅如此,明代后期光禄寺留下的宫廷岁用牲口数中也表明年用18900口猪、10750头羊,此时的猪肉已大有超越羊肉之势。时至清代,“猪强羊弱”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
直至今日,猪肉已经逆袭成功,牢牢占据了中国人的餐桌。去年,我国猪肉的年产量已经接近羊肉的十倍,地位无可撼动。
参考资料:
曾雄生,《从苏轼看宋代羊肉的生产与消费:“卧沙细肋”考》
李治国,《羊肉的饕餮史:羊蝎子之父苏东坡》
葛凯迪,《餐桌上的猪肉:羊肉曾是中国主流肉食 明代猪肉逆袭》
唐元鹏,《三千年吃肉史:羊肉才是汉族最贵族的食物》
那日苏,《冬天最好吃的涮羊肉,究竟是谁发明的?》
惠媛,《唐代北方羊肉饮食探微》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