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坪村“第一书记”的攻坚日记
2020-12-07 19:3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让村民富在产业链上,形成“带不走”的长效帮扶机制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崔文灿
通讯员 李晓跃

布坪村是梅州市五华县潭下镇西北部山区的一个村庄,人口4227人,村民主要以分散种植农作物为主,没有统一的产业链,大部分种植户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2016年全村建档立卡时,有贫困户82户,贫困人口305人。而截至今年6月底,布坪村传来好消息——305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2016年5月,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开始对口帮扶布坪村,杨学成是组织上选派来的第二批干部,在这里他开始了第一书记生涯。

给村民修一条好路

给村民打通一条便民致富的出村道路,是杨学成记在心头的一件大事。布坪村是潭下镇最边上的一个村,全村出入仅靠一条小小的村道,如果前往双头、龙川方向,得沿着山里开出的阶梯往外走。村民李卫东到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他带着孩子翻过大坳背山的情景,后来他的孩子一听说又要走山路,哭着怎么样都不肯走,太辛苦了。

驻村调研的时候,杨学成了解到村民最希望的就是能修一条翻过大坳背山的路,这也成了他来到村里做的第一件事情。他认为,扶贫关键要解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路修好了,就能给产业脱贫带来后劲。

学校利用自筹资金,新开挖了3.7公里长的基础路面,同时向县发改局、县公路局等上级部门申请了“四好公路建设项目”,2020年12月1日,布龙公路硬底化全部完成,全线正式通车。现在,这条蜿蜒的“翻山路”改变了布坪村以往单一进出村道路的局面,村民到通往广州深圳的高速路口近了,到即将开通的高铁站也近了。

新建的3.7公里道路

用布坪村党支部书记张豪文的话来说,这条路是一百个村民有一百人都鼓掌叫好的路!

鹰嘴桃基地致富带头人就是这条路最直接的受益者,有了这条路,他的鹰嘴桃运货车可以直接从大坳背山到岐岭高速路,路通了,三月的布坪村桃花旅游节,七月的品桃节,将会引来更多的游客和顾客。

让村民富在产业链上,形成“带不走”的长效帮扶机制

杨学成清楚地认识到,布坪村村民要脱贫致富,离不开特色优势产业支撑,同时要找到布坪村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上的融合发展点,才能形成“带不走”的长效帮扶机制。

布坪村四面环山拥有很好的水资源,当地的个别农民有种植鹰嘴桃的习惯,种植的鹰嘴桃个大甜美。5年前,为了帮助村民产业脱贫,学校党委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合作建设了100亩的鹰嘴桃基地。基地的建设也带动布坪村的旅游,“三月赏花七月品桃”,每到三月,桃花一开,整个山头粉红色连成一片非常漂亮,和布坪村“美丽乡村”的称号的遥相呼应。

今年是100亩鹰嘴桃的收成采摘起始年,村里的贫困户有3500斤的收成,马上就能看到收益了,但是刚好碰到疫情,一时间销售成了难题——桃子在树上等着采摘,但这边还没有找到买家,杨学成急坏了。

“脱贫攻坚是重要的政治任务,需要宣传,我们能不能把鹰嘴桃的销售和扶贫宣传结合起来打开销路?”杨学成有了这样的想法,彻夜未眠撰写工作方案。学校工会快速响应创新“带货”方式,

组织全校教师参与扶贫知识测试,通过“以奖代购”迅速完成了3500斤鹰嘴桃的销售。

扶贫更要扶志,要提振脱贫的“精气神”

“扶贫不能是简单地往兜里塞钱,更重要的是要给贫困户带来知识和理念,提振他们的精气神”。在杨学成的日记里记录着一位老大哥的脱贫故事,他就是第十一组村民小组的张怀杰。

张怀杰是典型的贫困户,家里劳动力少,加上身体不好,家庭负担沉重。得知他家耕种有困难这一情况,组织上利用财政资金给他买了1台微耕机,帮助他耕种增收,听说他对柚子种植感兴趣,组织上又为他买来400棵红柚果苗和1.6吨化肥,还请专家教他种植给他培训。工作不太忙的时候,杨学成经常会到他家谈心聊天,给他加油鼓劲。

杨学成在村民张怀杰承包的柚子林采摘柚子

勤快、努力,加上组织的帮助,去年张怀杰已经脱贫退出贫困户序列,现在还承包了村里十亩山林种植三红柚。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对生活有盼头,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劲,现在他的精神面貌和之前已经有很大的变化。

在布坪村,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脱贫攻坚的故事在这24平方公里的美丽乡村中,每天都在发生,布坪村正在悄悄的发生着改变。

“布坪村的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今年的疫情让脱贫工作变得尤为艰辛,但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负期望!”这是杨学成的承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学校提供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