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跨洋捐赠!钟赐贤伉俪再捐100万助暨大发力“新工科”
2020-12-04 14:4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将奖励在暨大华侨教育工作与光学工程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员工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通讯员 陈联 连莹君

12月4日,“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启动大会在暨大举行,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向暨大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以其母亲陈玉兰女士的名义设立“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

钟赐贤教授亲属夏慧娴女士、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教授,对外联络处、纳米光子学研究院、理工学院、光子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管理学院负责人以及在校师生代表等出席会议,共同见证暨南大学基金会举办的第一次跨洋捐赠仪式。

会上,夏慧娴女士代表钟赐贤伉俪向暨南大学捐赠100万元支票牌,暨大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梁燕向夏慧娴颁发捐赠证书。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麦耀华发布了基金的评奖办法。本次基金将奖励在暨大华侨教育工作以及在光学工程学科教学、科研、创新过程中德才兼备、工作积极、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教职员工,继续支持教育事业,促进暨大华侨教育发展与光学工程学科提升。

夏慧娴女士代表钟赐贤伉俪向暨南大学捐赠100万元支票牌

一腔仁者心 助力学校发展“新工科”

钟赐贤,美籍华人、暨南大学客座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国际知名空间技术专家。1965年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获得电子和电机工程学士学位,1969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核子工程系,获得硕士、核子工程师与哲学博士等学位,拥有美国加州核工程师执照,曾获得2001 AIAA-SF最佳工程师奖牌。

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心系国内工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自2001年起,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大学设立教育基金,捐资兴学。近二十年来,累计奖励工科物理方向优秀学生达上千人,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助推工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钟赐贤教授

2017年10月26日,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首次向暨大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以其母亲陈玉兰女士的名义设立“钟陈玉兰基金”,并设有“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论坛奖”,旨在搭建暨大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学术论坛平台,促进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感谢钟赐贤教授、夏晓峦博士伉俪对暨大的教育事业的支持,2019年暨大向他们颁发了暨大教育公益事业“杰出贡献奖”。

今年,因疫情原因他们不能回国,然而他们对国内工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的关注不减。活动现场,钟赐贤教授在美国加州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致辞,他表示,其母亲是暨大校友,因此从小就对广州、对暨大有很深厚的感情。

这次向暨大再捐100万元人民币,是为了奖励在暨大华侨教育工作与光学工程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员工。同时,他表示将积极响应习总书记近期对考古的指示精神,激励本科生对考古科研的兴趣,促进有关南洋华侨历史的研究。

暨大副校长洪岸在致辞中感谢钟赐贤教授伉俪长达二十年来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助推学科、科研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并指出该奖的设立对于促进暨大华侨教育发展与光学工程学科提升、人才培养,激励暨大教师不断积极创新,勇攀科研、教学高峰,将发挥重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该基金搭建起覆盖研究生到教职员工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学校迈出布置“新工科”发展的重要步伐,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一份暨南情 横跨两代的赤子情怀

据了解,钟赐贤教授的母亲陈玉兰女士是暨大在上海虹口时期的校友,当时就读于暨大教育学系。怀揣着对母校的赤子之心,陈玉兰女士在毕业后,始终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在之前的访谈中,钟赐贤教授谈道:“母亲一直对母校很有感情,会向暨南海外校友会投稿,虽然没有什么收入,却会将自己的一点退休金捐给母校。”为母校捐资助学,是母亲的心愿,表达了母亲的一腔赤子之心。

“当时第一次提出要在暨南大学设立奖学金,母亲也非常支持”,钟赐贤教授感慨道。2017年在参观暨大校史馆时,钟教授还将母亲一直收藏的暨大毕业证书赠予学校收藏。一纸小小的证书,承载着一辈人难以舍弃的暨南情缘。

2017年至今,为再续陈玉兰女士的暨南情缘,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两次向学校捐赠100万人民币,先后设立“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论坛奖”“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在促进暨南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参与捐赠仪式人员合影留念

一腔仁者心,一份暨南情,一怀赤子意。从陈玉兰女士到钟赐贤教授伉俪,两代人的暨南情缘还在延续。(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吕航